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阳市西郊及附近的“丹霞地貌”具有丹崖峭壁、顶缓坡陡、似人似物、造型奇特的突出特征.位于资水河畔,紧邻邵阳市区,交通方便,开发前景看好.文章认为本区旅游开发市场定位为城郊休闲旅游,并对其旅游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崀山风景区的造景地貌是丹霞地貌。本文分析了丹霞景观形成的基本条件,揭示了丹霞地貌特征与旅游资源的关系,对其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并对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基于TM遥感图像的流域地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晓平 《科技通报》2003,19(2):150-153
利用不同地物在同一波段或相同地物在不同波段具有不同色调的变化规律,以奉化江流域为例,探讨了遥感技术在流域地貌研究中的应用。根据遥感图像成像规律以及不同地质地貌景观类型在TM图像上所显示的不同解译标志和展布特征,对研究区水系的发育、地质构造与地表物质对流域地貌形成的作用和影响等作了一定的分析与探索,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浙江黄岩富山地区古崩塌地貌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黄岩富山古崩塌地貌是迄今在华东地区发现的规模较大的古崩塌地貌.受岩性、岩体产状、构造、节理和裂隙以及新构造运动和地形地貌条件的影响,花岗斑岩组成的山体因崩塌而形成了造型奇特的山峰、岩壁与陡崖、岩洞、断层谷与峡谷、崩塌堆积地貌和串珠状跌水瀑布等各种地貌景观.这些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独特地貌景观是重要的地质遗迹和旅游资源,具有特殊的地球科学意义和美学观赏价值,可以考虑将此建成地质公园.通过规划建设,可以形成地质遗迹的保护区、地学研究基地、教学实习基地以及科学普及的重要场所;同时结合当地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开发建设成人们休闲度假的场所和健身娱乐的区域.  相似文献   
5.
对比分析法以广泛对比找异同为基础,深入分析求原因为核心,充分重视它的应用,可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使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效果理理想。  相似文献   
6.
介绍湖南省怀化市丹霞地貌的分布与特色 ,并对丹霞地貌旅游资源与其他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名胜、宗教文化等旅游资源有机结合、综合开发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摘要分析了西南岩溶石山区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着重从板块运动、岩性、气候、水文、土壤及人类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揭示不同的岩溶地貌发育因素影响下,形成的不同的地貌景观类型.  相似文献   
8.
湄洲岛海岸地貌的发育受海洋动力和断层活动双重控制。东部以海岸侵蚀为主,形成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壕沟等地貌,在岬角间,形成海滩堆积;西部以堆积为主,形成淤泥质海滩,海蚀作用相对比东部弱。东峤断裂控制了台地和丘陵的分布,断裂东盘抬升形成丘陵,西盘下降形成台地。受北西—南东走向的仙游—郊尾断层左行运动影响,湄洲岛北部向西移动,南部向东移动,使岛的轮廓呈"S"形态。福建沿海在距今0.7—0.6万年前发生海侵时,湄洲岛处于断块抬升环境,就岛的局地范围,处于低海面;在0.4—0.3万年前福建沿海海侵达到高峰时,湄洲岛的海侵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水动型海侵,第二阶段为地动型海侵。  相似文献   
9.
地貌分类研究是县域国土资源数据库建设的基础工作,传统的定性分类划分方法已不能满足基础地理数据库建设及其信息服务的要求。该文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MAPGIS的支持下,以1/5万地形图H-48-18-D为例,探讨DEM模型、矢量地势图和坡度图的生成途径,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叠加分析和空间邻域归并方法将实验区地貌类型划分为平坝、台地、浅丘和高丘四种地貌类型,为构建区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提供地貌类型划分定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地貌因素作为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下垫面和基础,对城市的空间布局作用十分突出,为此,我们在编制绵阳市城市规划区1/5万地势图和地貌类型图基础上,揭示了规划区地势和地貌特征,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布局提供了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