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8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孽子》是白先勇的惟一一部长篇小说,展现了在莲花池边的男性同性恋王国中生活的一群被家庭放逐被社会抛弃的野性少年的心路历程;同时掀开他们狂放患纵的表象,露出的是一块块被侮辱被蹂躏的浓血进流的疮疤,反映了以父权为代表的中国社会对同性恋的态度.表达了对人性尊严的呼唤与探索。论文就试图从“灵与肉”“父与子”“情与孽”这三方面人手,浅析台湾作家白先勇的长篇小说《孽子》的思想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
就人类整体而言 ,善是最根本和伴随人类始终的。恶则是非根本的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才产生的。孟子先天性善论有合理性和深刻性 ,但过分理想化 ,轻视了现实之恶 ;荀子论证了现实之恶产生的根源 ,又设计出控制的方案 ,但却以牺牲人的道德自律为代价 ,忽视了人“神性”的一面。宋儒用“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调和孟子和荀子的理论 ,弥补了他们各自的不足 ,虽有神秘主义成分 ,但对自律道德和他律道德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不同运用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性论是先秦儒家十分关注的话题。儒家注重修养,而人性论又是修养的前提和基础。人性论最早由春秋末年的孔予提出,孔子对人性的简单表述在学术界引发了很大的分歧,也为后来儒家人性论的发展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先秦人性论的形成是政治、经济、文化和学术背景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先秦人性论产生的背景基础上,通过分析孔子、孟子和荀子提出的“性”的含义和道德本质,着力梳理出他们的“人性论”观点,并以此为线索剖析性善论和性恶论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异质性糅合使波德莱尔《恶之花》组诗在叙事建构上形成异质性。《恶之花》的异质性糅合主要表现在称谓、用典、意象三方面。异质性糅合构成了诗歌元素在内容与结构层面上的关联,加强了意象间的内在联系,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新民歌运动”的五大流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民歌运动中虽然也产生了较为优秀的作品,但总的来看,其创作是糟粕远大于精华、劣品远多于精品,存在着五大流弊。这些流弊不仅影响着新民歌自身,而且对当代诗歌乃至整个当代艺创作都产生了相当严重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来自边界的眼光--卡夫卡文学观念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是卡夫卡的生命形式,他基本上以文学的眼光在看待世界、处理人事。由于其生存状态的“边界性”,心性特征、思雏模式的极端个性化等原因,导致了他看待人事的方式与—般作家非常不一样。这样,也就生成了他与众不同的文学现。  相似文献   
7.
《孽海花》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它借助对名士的讥讽解构了名士日常的权威,实现一种狂欢式的解放;借助艳情的描绘解构了鼓荡人心的革命理想,为各个层次的广大受众提供了某种想象性的满足,就像《哈姆雷特》、《红楼梦》一样具有了追求自由的文本生命。  相似文献   
8.
司命神在先秦两汉时期是主管人的生死、寿命和命运的神祗,它是官方与民间共同信奉的神灵.由于星占学的影响,司命神在汉代被进一步人格化,同时司命神被赋予更多的神性职能.司命神执行诸多职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劝勉人们诛恶行善,而民众信仰司命神多是为了求得延年益寿或消灾免祸.  相似文献   
9.
陇中地区“水碗立箸诧冲气”的疗病方式属禳除术的一种.在“水碗立箸诧冲气”仪式中,执行者主要使用水碗、筷子等器物,采用吐唾等行为,以及选取十字路口等场所,仪式中所使用的器物、采用的手段,以及所选择的场所等,都蕴含着特定的民俗意象.文章通过对该仪式所蕴含的民俗意象的分析,可以看出“水碗立箸诧冲气”具有人事性和生活化、多重时空层叠整合和混融杂糅、普遍现实基础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
明末重臣袁崇焕之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崇祯帝误中反间计外,阉党余孽的构陷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袁崇焕自身的所作所为也有欠妥之处,给其政致以攻击的口实,这也是其死因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