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氏孤儿的故事和关羽形象正因涵盖了忠义思想的精神内核,才成为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而电影《赵氏孤儿》和《关云长》对于忠义思想的解构,难免使观众产生一种阅读失落。用传统文化经典改造的商业大片能使观众一饱眼福,但如果在消费历史、消费文化的过程中得不到一点精神方面的感召,则只能让商业大片成为文化快餐而不是文化经典。  相似文献   
2.
论对外宣传翻译中“信”“达”“雅”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宣英译的目的在于使受者准确理解原文传达的意思,本文将中国古代的翻译标准"信、达、雅"与现代翻译理论,如功能对等,词语蕴涵等相结合,论证了外宣翻译中的经济简明原则。本文分别从词汇、句法、逻辑等层次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这些差异的翻译方法。同时简要评析了《汽车贸易政策》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新进展(下)》中的一些不恰当的翻译。  相似文献   
3.
目前许多翻译研究者主张以文化翻译代替字面翻译,以达到翻译标准。文章从这一理论出发,主要论述文化翻译中影响“信”的因素,并进而探讨文化翻译中达到“信”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4.
从“孔融让梨”的故事想到对孩子进行诚实行为的教育时应注意什么呢?①合理满足孩子的愿望和要求;②要发挥良好的榜样作用;③通过故事让孩子明白诚实的重要性;④正确对待孩子的说谎。  相似文献   
5.
在"仁义礼智信"五常中,"仁、义、礼"三个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我们可以用"仁爱、正气(义)、礼让"明确其内容,并赋予其以新的时代内涵,既保留其民族原色、民族特色,又能为时代所传承、所认同、所接受;"智"和"信"是两个可以与世界文明交融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可以用"智慧"和"诚信"明确其内容,并赋予其以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世界文明交汇中人们普遍遵循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6.
今译是彝文古籍整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彝文古籍翻译的重要形式,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开展彝文古籍今译,是普及彝语文、研究彝学和丰富彝文古籍翻译体例,推动彝学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彝文古籍今译应遵循"信、达、雅"的基本原则和最高标准,应注重底本、译本内容的完整性和对原文的忠实性,准确理解和表达原文风格,注重原文的民族特性和时代特点,力求避免错译、乱译、死译等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初爆发的五四运动给思想领域带来了巨大冲击,同时也使翻译理论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局面。"信顺说"又一次以二率悖反的形式出现,却没有达到最终的圆满调和,本文即对论战发生的过程进行梳理,并追述导致其发生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8.
《功夫熊猫》的中文字幕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译者从目标语读者的角度出发,在严复“信、达、雅”理论标准的指导下,综合运用了增译法、减译法、直译、意译和归化等多种翻译策略,力求用地道、自然的语言来翻译原文,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字幕翻译,从而最终也提高译者的字幕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历代对翻译标准的争论,说明翻译标准不是永恒的,而是在争论中发展的,译者要树立正确的翻译观。  相似文献   
10.
本在“信、达、切”的基础上分别从意义的忠实性,语言的流畅性,风格的再现三个方面对《苔丝》的两个译本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两个译本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