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1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温室CO2施肥技术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就CO2施肥的历史和现状、CO2施肥的增产效应及机理、CO2施肥的主要方法等作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温室CO2施肥的科研和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2.
3.
美国虽拒签《京都议定书》,但仍积极编制本国的温室气体清单。本文基于对IPCC和EPA温室气体清单方法学的比较研究,并通过对EPA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的演变过程、流程和特点的系统分析,揭示其内在机制。以期借鉴较为成熟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完善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4.
文中试图以不同施氮处理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差异性为依据 ,为精准施肥提供环境方面的信息。通过实验观测 ,研究了不同施氮处理条件下 ,稻田温室气体CH4和N2 O日排放的差异性。施氮量不同的小区 ,CH4排放强度有很大差异 ,最大差值为 1 5 8mg·m- 2 h- 1 ,CH4排放强度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 (R =0 88)。甲烷排放的日变化幅度也较大 ,在 1~ 6 6倍左右。在不同施氮水平下 ,N2 O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 ,排放通量逐渐减少。如果以观测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变化为基础 ,同时考虑粮食产量的变化规律 ,施氮量为 2 70kg·hm- 2 时 ,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低。实际上 ,精准施肥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土壤的理化性质、水稻不同生长季节的养分需求等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清洁发展机制的产生理论依据进行分析,并对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中国的开展情况进行了研究。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的实践中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项目,所以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运用经济学及管理学方法理论分析清洁发展机制为中国带来的经济利益。最后在分析中国在运用此机制上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针对制约中国温室气体减排贸易的因素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设施农业发展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山西农业大学建设高科技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的必要性,并将自行设计的示范园区建设情况作了阐述,章认为,该示范园区具有针对性,起点高和操作性强等特点,建议在山西乃至全国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以产生更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以万载龙牙百合为试材,探讨了不同栽培方式及低温处理对其出苗、现蕾、开花的效应。结果表明:龙牙百合采用大棚栽培与露地栽培通过5-8℃低温处理30d以上,均可打破其休眠,调节其出苗、现蕾和开花时间;露地栽培低温处理时间越长(63d)开花时间越早;大棚栽培与露地栽培现蕾-开花时间差异极显著;龙牙百合中片品系与柳片品系现蕾-开花时间差异显著。试验可为龙牙百合杂交育种花期调控提供参考;低温处理可提早百合出苗时间、延长植株生育期,可能为提高食用百合产量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家庭生活用能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生活用能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对中国四川、陕西、重庆和江西的部分地区家庭能源消费进行实地问卷调查,本文运用因素分解法(LMDI)分析了家庭二氧化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结构、家庭成员所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家庭人口及环保意识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和环保意识对于二氧化碳减排有积极的贡献,而家庭能源结构、家庭人口和家庭年收入对二氧化碳减排有负面的影响;其中家庭能源结构、受教育程度和环保意识对于二氧化碳减排有较大的影响。家庭人均年收入在不同的水平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不同:低水平(指人均年收入低于10000元)有利于二氧化碳减排;高水平则促进二氧化碳排放。最后,在分析有关原因的基础上,本文针对家庭生活用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德国实现京都减排目标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2007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对1990年下降超过了21%,提前达到其京都减排目标,并且在主要领域均实现了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从温室气体种类来看,1990年-2007年德国CO2排放下降了19%,非CO2减排率达到36%;从部门来看,能源领域减排率为22%,国民经济非基础性行业能耗减排和能源结构调整是能源领域最主要的减排途径,其次是废弃物领域,其减排总量与能源工业部门相当,减排率高达72%。总结德国实现减排目标的主要原因有:东西德统一促进环境改善,经济结构调整助力排放控制,能源结构转变推动温室气体减排,能源价格调控能源领域的减排。由此得到三点启示:减排起算时间点对德国实现京都减排率计算意义重大,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中尽量避免对经济的冲击,要重视CH4和N2O等非CO2温室气体减排。  相似文献   
10.
INTRODUCTION The objective of greenhouse environment controlis to create an ideal climatic condition for plant growth.The interior air temperature is the most importantcontrol factor. Generally, heating facilities must beinstalled in the greenhouse in order to make the inte-rior air meet the need of the crop in cold days. Hotwater heating is the prevailing method. In order tosave energy, precise temperature control is necessary(Chalabi et al., 1996). For precise control of interi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