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人类社会活动中.鼓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无论是在政治、军事、文化、艺术、宗教、民风民俗等方面.它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显示着独特的作用。华夏鼓文化尤为源远流长.绚丽多彩。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特别在音乐和其他文化艺术领域里成就显著。站在世界文化融合、创新的高度,面对丰厚绚丽的鼓文化遗产,我们应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之发扬光大.更为辉煌灿烂。  相似文献   
2.
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且独具特色的民族,绣球、壮锦、蕉叶、吊脚楼、蛙纹铜鼓、花山岩画、龙脊梯田等都是典型的壮民族元素。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体育中心、广西区人大会堂,作为南宁的地标建筑,在外观设计中不仅运用了现代手法,更是巧妙的融合了壮民族元素,成为既具现代风格又有民族魅力的经典建筑。  相似文献   
3.
河池民间传世铜鼓使用的人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壮瑶铜鼓使用所体现的民族原始宗教意识、铜鼓使用所阐释的民族历史文化特征论述红水河流域壮、瑶族铜鼓使用的人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除菲律宾外,古代铜鼓在泛北部湾地区各国均有发现。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载体,铜鼓成为泛北部湾地区从事稻作生产的各民族两千多年来社会发展、文明交往无法磨灭的历史记忆。它是这一地区稻作民族积极进取、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生动体现,蕴含着这些稻作民族朴素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关系的思考,表达了该地区稻作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价值观。同样,古代铜鼓文化在该地区各国间的传播和发展,亦反映出该地区各国开放吸收、共同创造的文明交往观。古代铜鼓文化的丰富内涵是构建泛北部湾地区认同、推动该地区经济合作持续开展的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借助思维导图绘制核心概念、核心资源地图的方法,对铜鼓研究综述文献进行分析,可以全面掌握与铜鼓主题相关的重要概念、文献、作者、研究机构、研究成果等信息,并据此开展专题文献收集工作,从根本上保证专题文献库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川东地区的薅草锣鼓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语言、音调,表现内容,艺术形式等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同时也与其他地方的薅草锣鼓有着相似的地方。这种艺术形式的美学特点可以从人文与自然、现实与理想、古典与当代等维度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河北拥有优秀的非物质传统文化遗产,以常山战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形式中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意义和心理治疗的作用,其中注重内省、讲究人际和谐、勇于面对挫折、善于自我解脱和积极进取的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心灵成长具有积极意义,也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和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GIS技术支撑下,以江苏省海安县为实证,从生态环境约束和经济发展支撑两方面,构建主体功能区划指标体系,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并通过象限法将海安县域划分为4类主体功能区。最后从产业、财税、土地、环境保护、绩效评价等方面,针对不同的主体功能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人称、钟鼓、时代、地域及出土文献来考察,认为<关雎>是以第一人称"我"为"君子"求"淑女",来比喻为周王求贤士.  相似文献   
10.
南通特殊的地域环境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具有南通品味的民间音乐,其中南通原生态民歌极其丰富,南通号子、海门山歌、吕四渔号是南通民歌的代表。在民间歌舞音乐方面,海安花鼓音乐较为突出;戏曲方面南通僮子戏是南通广大农民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近几年来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