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51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A brief commentary from the Museum Association of New York (MANY) on the unprecedented gap posed by baby-boomer retirement. Based, in part, on MANY's white paper, “Who's Next? Questioning the Future of Museum Leadership in New York State,” this essay deals with questions of succession, leadership and general differences in New York's museum community.  相似文献   
3.
在贾府能够清醒预见到贾府日后的危机,并有其相应对策,欲挽狂澜于既倒的只有两个人——秦可卿和贾探春。本文从预见时间、角度、解决方法等方面比较其异同,从而体会曹雪芹赋予这两个形象所蕴含的深刻丰富的政治意义、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原子和单模腔场的双光子共振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种制备纯Fock态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接受医学教育的近代中国第一个女留学生金雅妹,在20世纪初曾多次成为《纽约时报》的报道和专访对象。这些报道除介绍金雅妹在天津从事女子医学教育和医疗活动的片断情形外,还透露出金氏居留美国期间的活动情况。金雅妹与美国各界有广泛的交往,经常受邀到各处发表演说,向听众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与现实变革,为中国伦理文化进行辩护。其有关远东政治形势的演说和见解,则以揭露日本侵华阴谋、呼吁美国支持和帮助中国为主题。金氏的活动为其在美国社会赢得了声誉,被《纽约时报》称为"一个典型的中国进步女性"、"当今世界最杰出的女性之一"。  相似文献   
6.
“文化大革命”与文革时期的经济建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果为了完全否定文革而完全否定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是不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7.
静乐宫是武当山建筑群重要建筑之一,而静乐宫大殿是该宫的主体建筑。在迁建过程中.由于建筑方的偷工减抖.特别是技术问题而使其坍塌。  相似文献   
8.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language used to defend reputation in instances of defamation, debt and theft presented before the ecclesiastical courts of the Archbishopric of York in the latter part of the medieval period. Finding a circulating language of trust and household credibility in the court papers, the argument concludes that the commodification of reputation was not a phenomenon brought about by the Reformation but that a reputation mechanism was intrinsic to the medieval market embedded in informal institutions, social norms and cultural dictates and enforced in the courts.  相似文献   
9.
当事人选择ICC在中国仲裁所作出的裁决根据《纽约公约》的规定以及"仲裁地"理论,应为"非内国裁决"。由于我国尚未开放的仲裁市场以及我国加入《纽约公约》时的保留,此类裁决面临着现实的法律障碍。开放仲裁市场、运用目的解释《纽约公约》下的义务以及修改我国国内法能够最终使ICC在中国作出之判决得到承认与执行。  相似文献   
10.
宋军生 《体育科学》2006,26(5):78-82
1)国际体育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在初始研究中受到《纽约公约》、《奥林匹克宪章》和国际体育仲裁院《体育仲裁规则》等规定的影响,其间有与国际体育仲裁制度相适应的方面,亦不乏有与其追求的不和谐之处;2)国际商事仲裁实践中各国立法承认与执行纽约公约裁决时所适用的程序规则较难以适用于国际体育仲裁;3)对《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精髓的有效运用将有助于国际体育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