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79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初期体育学界的探索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当代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和思想资源。出于复杂原因,当时被"双百"方针孕育而生的首次体育学术论争,鲜有人提及。在学界内外争鸣氛围的激励下,这次论争系统总结了当时体育发展中的基本问题,空前活跃了体育研究氛围,也促使篮球战术、体育内行与外行、武术渊源和发展等具体问题的讨论得以深入展开;而历史条件的特殊性和局限性,致使其偏离了体育场域且未能充分关注基本国情;从研究者的态度、论争者的遗憾和体育界的反思等层面,对我国首次体育学术论争及其深远影响进行研判。  相似文献   
2.
摘要:现在是一个传统文化发展最为美好的时代。这一点不仅仅存在于文化界,而更为火热的却是在学校教育领域。作为长期存在于学校教育中的武术教育,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始被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研究方法,对学校武术教育发展历程进行分段梳理和特点归纳;并在“思想是变革的先声,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指导下,就学校武术当代发展的一些问题在进行了学理上的思考。研究认为:坚持从传统武术拳种出发的学校武术教育内容的实施,才应该是我们的正确选择;下大力气建构起具有独立文化体系的学校武术教育平台抑或是校本课程,才是实现学校武术教育繁荣发展的有效路径;通过武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务实推进和开展,让更多的学生体认和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才应该是我们找回学校武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主导地位的最强动力;那种只将中国武术看成学校体育教育的部分内容或者一个领域的做法,显然是不明智的。  相似文献   
3.
墨家辩学是我国古代名辩理论的主要部分。根据墨家辩学中的有关知识,联系现代论辩理论中的“承认”说,可以得到一种认识:进行论辩是为了“争胜”;要能“争胜”,就要注意在论辩中“取当”;所谓“取当”,也就是要注意在论辩过程中谋求“承认”。  相似文献   
4.
通过总结口语教学中的经验,提出口语教学的目的,以及为达到目的而采取的一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学本批评的逻辑定性,基原于批评与欣赏展开的化论域。不同的化论域。导致了批评原则、基准、视角的差异。批评活动中无法剔除的主观性及历史性使批评无法成为客观的科学。批评的非科学化为本的多义性提供了历史的合理性根据。于是本始终以期待形式向未来的批评视域敞开。  相似文献   
6.
自高中历史实施新课改以来,在实践与理论探索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由于教材中将学术争鸣的成果引入教材中,因而对高中历史教材的编排产生了影响。现行高中历史四套教材中对"封建"概念表述迥异,这涉及学术争鸣与教材编写之间的关系。将学术争鸣的问题与研究成果引入教科书,不仅可以体现教材编写中多视角、多层次的特点,而且可以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应当兼顾中学基础教育的普遍规律,保证知识结构体系的合理、有序。  相似文献   
7.
在亚洲冷战体制下,出现了中美苏三角关系的互动。当中苏结盟,中国与美国对抗时希望苏联的支持,与美国缓和时需要美国的诚意;当美苏缓和、中美、中苏关系紧张时,中国的外交就必然面临困境;当中美和解,中苏对抗时,美国则渔翁得利;而当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时,不再成为美苏冷战的筹码,中国终于摆脱冷战,导致了美苏冷战的终结。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和则三利,斗则俱伤。  相似文献   
8.
北塔山事件是一次影响中蒙苏关系的重大边界纠纷事件,它的发生彻底改变了中苏两国之间的关系,苏联由对蒋介石政府的支持转向了对中共武装夺取政权的支持,这一事件的发生不仅改变了中国国内的局面,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对国际局势产生了很重大的影响,而此阶段由于各种矛盾相互交织,使得原本复杂的中苏关系显得更加扑朔迷离.试图通过对北塔山事件...  相似文献   
9.
从挑战者/在位者角度,对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辩论中的说服性攻击行为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其辩论策略主要由有意面子冒犯与不赞同组成。奥巴马侧重直接、冒犯性攻击;罗姆尼的攻击则较间接、缓和。双方使用最多的直接攻击策略依次为:批评肘旨责、直接否定、告诫。这反映出政治辩论中攻击策略的运作机制不是以修复或维系双方面子为目标,而是力争在破坏对手面子的同时,增强自己的面子,最终说服选民,揭示了选举辩论话语的工具性本质。  相似文献   
10.
清季咸同年间,在剿抚捻军问题上,朝廷内部意见不一,遂发生纷争。兵部侍郎胜保、安徽巡抚翁同书、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等人认为捻军势力甚大,应派人前去安抚,使其为朝廷所用。而曾国藩、李续宜、严树森等人皆认为捻军势力猖狂,多次与湘军发生冲突。实匪祸之心永驻,不能安抚,只有用兵剿灭,方能解除后患。胜保等人与湘淮集团发生分歧,争执甚是激烈。而此时湘淮集团实力如日方中,终使胜保于同治元年冬被革职逮问,次年秋赐令自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