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与历史紧密联系,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著作《论美国的民主》就横跨政治学和历史学两个领域,其中的实证主义思想、宏观的历史把握和问题意识都反映了作为史学家的托克维尔的历史观。在今天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2.
胡勇 《天中学刊》2007,22(6):45-48
托克维尔专制主义版本中最具有原创性的是新专制主义,它来自形式上的人民主权与实质上的行政集权的结合,它不是对肉体的压制,而是对灵魂的摧残。  相似文献   
3.
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托克维尔把造就美国民主制度的原因归结为三个:地理环境、法制、民情。地理环境和民情偶可被看作偶然原因,法制可被看作必然原因。  相似文献   
4.
托克维尔认为宪政必须以宗教为前提。但从西方立宪史看,那些对宪政确立有奠基之功的思想家,如霍布斯、洛克和休谟等人对基督教并不看好。这样便产生了一个悖论:宗教如果对宪政至为重要,那么公认的支持宪政的思想家为何轻视宗教?合理的解释是:宪政并不存在宗教之维,怀疑论才是宪政的思想前提。  相似文献   
5.
论托克维尔“多数的暴政”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克维尔根据报对选民在民主政治中作用的认识,提出了“多数的暴政”理论,本主要从选民“多数”,选民在选举中的作用,选民对当选政治精英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多数的暴政”,提出“多数的暴政”不是政治领域中多数对少数的专政,而是社会层面多数对个人自由的压制。  相似文献   
6.
托克维尔关于法国大革命起因的解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托克维尔最早对法国大革命的起因作出丰富具体的历史社会学解释。他揭示了经济发展、政治改革与革命之间的某种吊诡联系。他的见解至今对于我们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八个方面归纳概括出托克维尔对民主社会的基础———“现代人”特性的分析,认为托克维尔的批判性思考,正是为了能够使民主发扬光大,并结合其对于维护民主社会所提出的建议,分析托克维尔社会思想的当代意义,认为惟有结合了“正确理解的利益原则、出版结社以及精英的道德博弈”等自由理性的参与和宗教信仰的感性激情,社会才有可能更加稳健地运转起来  相似文献   
8.
美国民主制度的维护得益于美国的地理环境、先天特质和美国人的商业激情,得益于法制和民情,民情是美国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的决定性因素。美国的民主制并非一般的民主制,而是一般民主制度的一种特殊形式。民主制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能迷信于照搬美国人独特的思想和方法,而应根据自己的国情,建立自己的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9.
托克维尔认为民主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然而现代民主存在着“盲目的本能”,若现代民主失去自由的保障,就极易走向多数人的暴政,从而失去对个体的关怀,在社会秩序与个体精神的自由两种层面上造成扭曲。而克服现代民主的盲目本能,就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制度形式,以自由来规范民主本身,从而实现对于民主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托克维尔出身于贵族家庭,但是他却理性地认为贵族制必然衰落,民主社会必然到来,民主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于是,托克维尔分析了贵族式自由的特征、价值、弊端以及民主的本质。他相信在一个民主的时代,自由不可能建立在贵族政治体制的基础之上;与此同时,他特别感兴趣的是如何避免民主专制主义,以及如何避免以民主的名义破坏自由。因此,托克维尔期望即将到来的社会不仅是一个民主的社会,而且是一个自由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民主和自由的结合会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