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篇
  免费   9篇
教育   750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4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效锋 《图书情报工作》2002,46(9):71-73,23
文革资料不同于普通报刊资料,具有-定的特殊性.只有做好它的研究工作,才能为建立文革资料数据库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革”时期经济体制的变动保持了放权改革的一般逻辑,但创设战备型的体制模型强化了计划的控制,限制了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抓革命,促生产”的制度逻辑安排限定了体制变动的方式,歪曲了体制化观念,对中国的经济体制变动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解放体制观念,培育新的制度化,应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文革”的发动与当时中国的宪法运行机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法外制度”与“法内制度”的相悖,消解了阻止“文革”发动的外部屏障。可见宪法功能的弱化失去了阻止“文革”爆发的最后屏障。  相似文献   
4.
从民族主义的内容出发 ,结合邹容的《革命军》 ,探讨了邹容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内容及其特色 ,并评价了他的民族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具有政治现代化的特征,它是传统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一种方式。辛亥革命推翻了东方的帝王专制,造就了中华民国,变更了中国政治统治的合法基础;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引进了国会、宪法和总统等西方的新制度文明,引起了政治结构的分化;开创了中国“宪政之治”的新传统,终结了传统中国“朝代国家”的型态,造成了政治文化的世俗化;彻底变革了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增强了国家和社会的力量,带来了政治参与的扩大化。  相似文献   
6.
论秋瑾与会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瑾是辛亥革命时期最著名的女革命家。豪侠的英雄气概是她和会党的共同文化背景,狭隘的种族主义意识是她和会党的共同政治语言。秋瑾除了具有英雄主义的个人气质外,对于洪门会党内部的仪式规章也十分熟悉,早在1904年她在日本亲身加入有孙中山背景的洪门三合会后已经具有了军师身份,她是革命派从事国内会党工作的最佳人选之一。继陶成章、徐锡麟之后,秋瑾事实上担任了兴中会、光复会在浙江的会党工作总指挥。她在大通学堂主持工作期间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加设体育学堂,对会党人士实施军体训练;二是两次整合会党的力量。她为会党参加浙省的辛亥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打开了浙江辛亥革命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在于“改朝”(即推翻清政府)和“换制”(即以“共和政体”取代“帝制专制”),孙中山改建次说到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教训,主要是由于他将辛亥革命的“下限”划在“二次革命”以后,不能将辛亥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划上等号。“洪宪帝制”与“张勋复辟”很快遭到失败,也表明“共和”思想的潜能将辛亥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划上等号。“洪宪帝制”与“张勋复辟”很快遭到失败,也表明“共和”思想的潜在威力,关于革命斗争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既不能因重视近代化的历史进程,而否认革命斗争曾在历史上起过的重大作用,也不能认为革命斗争适用于任何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8.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俄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俄国革命的胜利,在中国改革中,邓小平继承了列宁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不照抄书本,不照搬别国模式,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我们今天仍然要坚持有事求是的精神指导我们的实践,以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之一鲁迅,将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历史浓缩进了他的著作,在其《阿Q正传》中,通过小小未庄的博弈,为我们建构了一个博弈模型,为辛亥革命的失败提供了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0.
文化大革命中风靡一时的“样板戏”是寄托文革“乌托邦”文艺理想的一种特殊的文艺样式,是文革中被国家文化机构一手扶植起来的一批“样板”文艺作品。这批作品虽然出现在文革时期,但它与17年期间的现代戏剧改革运动有直接的联系,是“戏改”中产生的一批现代戏被修改加工而来的产物。“样板戏”与未被改编的现代戏相比仅仅是理念化、政治化的程度不同,其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属性的本质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