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53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2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红霞 《图书与情报》2006,(3):108-111,144
柳诒徵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卓越的图书馆学家,一生致力于教育和图书馆事业,掌理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达20年之久。在任国学图书馆馆长期间,他既重视对图书馆的管理与革新,使国学图书馆成为江南最著名的图书馆;又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学术研究,培养出一大批图书馆专家和文史学者;他主持编撰了《国学图书馆图书总目》,反映了他的图书馆学思想,为学者提供了便利,也为其他图书馆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2.
韩愈《进学解》一文提出的"记事者必提其要"为学方法,千古以为美谈。然而细细考究,这个概念含义并不明确。前人对"记事者必提其要"做了各种阐释和解读,经过梳理,认为它大体有三种不同的理解,即对史籍一类的著作要抓住其纲要;采摘经史,据事以类义;整理史实要含咀英华、删除冗赘。  相似文献   
3.
薛宝叙是与贾宝玉、林黛玉鼎足而三的重要人物,也是红学研究中争议最多的复杂人物.宝叙品格端方,容貌丰美,宽以待人,善解人意,乐于助人,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广博学识;她"鲜艳妩媚"而"不觉奢华","才、学、识俱佳"而高唱"女子无才便是德",有"金玉良缘"而"总远着宝玉",这些矛盾性格在宝叙身上表现得极为突出而真实;宝叙鲜活的形象与她的身姿一样丰满而迷人.  相似文献   
4.
《学记》是我国两千多年前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许多教育思想历久弥新,特别是其中的主体教学思想对我们当今的教育教学改革仍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女性情怀辉映男子气概——试论薛涛诗歌中的双重情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女诗人薛涛,一生命运坎坷,但她以诗作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薛涛的诗,是其经历的文学记录,更是其心声的表露。一方面,她的诗是其女性情怀的表露,这是她遭受男权世界压迫的曲折表现;另一方面,她的诗又表露出强烈的男子气概,这与她长期与男权世界中的精英人物酬唱有关。全面认识薛涛,应该认识到薛涛诗歌情感世界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6.
在晚明思想解放运动的时代背景下,阮大铖秉心学末流之弊,又受佛家六相圆融观念的影响,同时为传统功名思想所驱使,从而形成实用型人格,失去基本的是非善恶标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在临川派作家中,阮大铖是将剧作的学性与舞台性结合得最为成功的一人,其传奇作品执着于人世的悲欢,藉佛老思想达成与现实世界的妥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阮氏的思想特征,而与汤显祖、吴炳、孟称舜等临川派诸家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7.
薛宝钗在她的<咏白海棠>诗中,以花拟人,实际上描绘了自己的形象.她自夸身心俱洁,是"淡极"而"花更艳",俨如道德的形象化身.但曹雪芹却委婉喻示宝钗其人"任是无情也动人".她工于心计,矫情做作,挟德与术收拢人心,不动声色地争夺那"无情"的"金玉良缘".宝钗其人虚伪得"动人",其诗亦虚伪得"动人".  相似文献   
8.
雪漠的小说以对西北农民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注而体现出它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农民的日常生活常态、人与环境的关系、离土的挣扎与无奈的回归等的叙事,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层面上展示了农民艰难活着的生存境遇和现实命运,这在当下的文学表现中无疑彰显了一种可贵的现实精神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求学以明道也是章学诚的为学目的 ,对道的新认识与其学术理论方法的建立关系重大。道为立言之本 ,道不离器是六经皆史论的立论根据。对闻道的重视也使他在为学方法上迥异于时人 ,而偏重对义理的探究。而《文史通义 .原道》篇是其对道的论述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塑造了许许多多经典人物形象,因其丰富的内涵,几百年来,一直都深深吸引着人们去关注、探讨。其中,最引人注意而意见又最不统一的应属薛宝钗,有人认为她善解人意,以诚待人,集淑女、才女、孝女、美女于一身;也有人认为她"市侩化",虚伪、圆滑、冷酷无情,甚至阴险。曹雪芹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赋予他笔下人物丰富内涵,绝不是一眼能看透的简单的格式化人物,但他自己的"真情"却在文中细节处若隐若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