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4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句子转换在翻译英语定语从句时的作用。一是在翻译过长的限定性从旬时,将定语从旬转换为谓语部分或转换成汉语复句的分句,从而使译文符合汉语习惯并便于读者理解;二是将这样一类英语限定性或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它们所含说明主句的条件、原因、让步、总结、目的、转折等情况意义——转换为汉语偏正复句中的分旬,从而更明确、完整地表达原文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讨论了现代汉语中“不+形容词”的量值,指出“不+形容词”的量值并非等于零,而是量在积累过程中的初始阶段,是有量值的,只是量值较低。不仅如此,“不+形容词”还可以和各量级的程度副词同现,表示不同的量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句法功能和重叠形式等方面对汉语和印尼语的形容词进行了描写和比较,分析并指出以印尼语为母语(第一语言)的学生在学习和运用汉语形容词时的难点,为对印尼语为母语(第一语言)的学习者的汉语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多”和“少”在作状语时,语法上有不对称现象,主要有两种情况:意义不对称,结构对称;意义不对称,结构不对称。以认知语法理论、“三个平面”理论方法为指导,对“多/少 VP/AP”中的不对称现象进行考察和描写,并进一步作出阐释。  相似文献   
5.
形比句是比较句的一个类别,指谓语是形容词及形容词性成分的比较句。从调查的语料来看,东汉至宋时,差比类形比句句式的肯定形式主要有八种类型:XA焉、XA於Y、XA于Y、XA乎Y、XA如Y、XA似Y、X比YA、X比似YA。否定形式主要有七种类型:X无以A于Y、X未必A于Y、X非A乎Y、X不比YA、X不如YA、X不似YA。否定形式的用量要远远小于肯定形式。肯定形式中,“X比YA”型句式最终成为汉语差比类形比句的主要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接受一国文化首先要学好其语言。作为专业学习,并非只是语法、表达方式的机械接受,更重要的是理解其蕴含在语法背后的语言内涵,进而了解此种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单音反义形容词(如"大——小")具有分布的灵活性、组合的制约性、语义的对应性和模糊性,因而可以作为系统研究的切入点.汉语语法制约系统试图探讨话语生成机制和转化机制的整合,其流程是从制约内容出发,解析不同制约因素形成的操作模式,再将制约因素的综合合力转换成不同的制约力度,对应相应的制约结果.  相似文献   
8.
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封闭性语料库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近 30 0 0例 ,对动词、形容词义位中所隐含的语义角色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语义功能角度上 ,语义角色可分为 :施事、受事、与事、成事等 1 1类 ;从多少及性质型上可分为 :有定一元角色、无定类角色、有定类角色 ;隐含语义角色具有被依赖性特征、聚合性特征、互补性分布特征和交叉性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
“有点(儿)+‘小+adj’”作为近几年出现并流行的格式,其组合时的临时性特征以及丰富的语用意义使得它成为青年群体的口头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从音节、语义特征、形容词的属性三个方面探讨了该格式中adj的语义特征以及该格式语用意义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四川话形容词是四川方言中最能体现四川方言特点的语言成分。其结构形式的丰富多彩,体现了造词者对表达效果的刻意追求。这些表达效果主要包括:生动形象的表现力量,好恶分明的感情色彩,铿锵和谐的节奏美感,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