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07篇
科学研究   24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22篇
信息传播   4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oogle学术搜索引擎与跨库检索系统的功能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芳 《图书馆学研究》2008,(2):72-73,95
文章介绍了两种数字资源整合利用的方法--Google中文学术搜索引擎和Cross-Search跨库检索系统,并将它们各自的功能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
分析国外学者在机构知识概念、特点与功能、服务模式以及技术探讨与图书馆员在IR管理中角色定位等方面的研究,综述IR建设面临的挑战,并介绍国外IR的发展概况,最后提出未来IR理论研究与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清朝是中国古代学术的总结时期,学者们以深厚的学力和高度的责任感,对以往的文化典籍进行全面的整理研究,采用各种形式注释历代史书,在史书注释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将古代史书注释工作推向顶峰。  相似文献   
4.
沈德潜和纪昀在学批评史上一直被相提并论,二人的诗学有一致处,也有差异。相同处主要体现在对经世致用的看重,对诗教的维护,对温柔敦厚的要求;差异主要表现在道观的不同和诗学研究重心以及具体看法的不同。他们诗学的特点和他们身份的不同定位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5.
清代前期,嵩山一带出现了一个极有成就的文人群体。其成员前后相继,贯穿顺治至乾隆四世,历时一百余年,可考者达数十人。他们的创作在弘扬地域文化传统与文学精神的同时,又能跳出地域与传统的窠臼,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与创新性,呈现出中原文化博大恢弘的气象。  相似文献   
6.
台湾学术界颇为关注大陆美学界的发展,尤其对近20年来大陆美学研究,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看法,他们认为大陆美学界的突破主要在两个方面:美学理论的蜕变和民族审美意识的再生。  相似文献   
7.
南朝帝王与文人的关系,与汉代帝王对文士“俳优蓄之”的观念不同,在南朝诸帝中,梁武帝虽称不上很杰出的政治家,但他以帝王之尊,引纳赏接文士,梁代著名的文人,几乎都和他有过文学活动上的关系。梁武帝的爱好文学和驭下宽容,多少给当时的文人创造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使他们能够比较安心地创作,促进了梁代前期文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高校心理健康状况的外招生情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08级2012名外招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各项因子均值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显著.对有阳性因子的846名外招生进行不同生源地、性别、专业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生源地比较中,焦虑、偏执、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在焦虑因子上,留学生与香港、澳门、台湾学生表现出显著差异;在恐怖因子上,留学生与澳门、台湾学生表现出显著差异;在精神病性因子上,香港与澳门学生表现出显著差异;不同生源地比较中,留学生与香港、澳门、台湾学生差异显著;不同性别比较中,男女学生在躯体化、偏执、焦虑因子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女生在这几个因子上均值都显著高于男生;不同专业比较中,除强迫症状因子差异显著外,其余因子都无统计意义上差异,而在强迫症状因子中,文史哲与经管法学生差异显著.建议高校应该针对不同的外招生群体,采取相应的教育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9.
分工视角中的学术职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分工的视角来看 ,现代大学的学科制度既促进也制约着学术职业的发展。而学术自由作为学术职业的突出特点 ,与学术人格之间形成的良性互动 ,成为学术职业的现实推动力。我国学术职业的发展中面临着种种问题 ,应该从职业分工的角度来研究我国的大学教师 ,以便确立他们的社会地位 ,推进学术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两岸四地学者散文的演进,主要有两个准备期、一个消滞期和两个高峰期。准备期是从一种历史形态到别一种历史形态的过渡;消滞期多是以战争政治、强权政治、教条哲学等为核心的文化情境所造成;高峰期则是文化情境相对松弛、精神创造的空间相对自由,学者散文从指令、接受、反射、融化到新创的两级推进所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