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打击假货,是政府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责任,也是企业维护自身利益的行为。然而,打假应投入多少才合理、何时应改变打假的力度、怎么样的打假策略最佳等等问题直接关系到政府与企业的工作效益与经济收益。本文通过建立微分方程模型,以及通过打假者-制造者之间的博弈,找出达到纳什均衡的条件等等的方式,从而得出假货产生与增长的规律,同时为打假提出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2.
王聪  杨德礼  王昭  胡润波 《科研管理》2016,37(12):144-153
考虑由一个品牌商品制造商和一个传统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系统,制造商具有开启电子直销渠道的选择,然而电子渠道具有假货渗透的风险。文章采用Stackelberg博弈方法来分析品牌商品制造商的双渠道策略及对传统零售商经营决策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电子渠道假货渗透率和假货质量在一定范围内,品牌商品制造商倾向双渠道经营来增加自身利润,而超出这个范围单渠道经营对品牌商品制造商更有利。然而,在这个范围内,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增加。更重要的是,电子渠道假货的存在会加重渠道冲突,是电子直销渠道损害传统零售商利润的又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假冒伪劣产品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社会信用度缺失,信息不对称及地方保护主义,新旧体制转型期的“制度缺陷”而导致的。提出整治假冒伪劣产品必须重建社会信用制度,完善和强化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剖析了制假售假的危害、发展现状并结合其原因提出要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舆论的多种手段综合治理制假售假行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