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70篇
科学研究   23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2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皂化反应原理、盐析、酸解、洗涤、蒸馏、冷榨等工艺,给出了从植物油油泥中提取固体脂肪酸和液体脂肪酸等化工产品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2.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is a term for a range of clinical signs and symptoms suggestive of myocardial ischemia. It results in 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changes and ultimately releasing protein from injured cardiomyocytes. These cardiac markers play a major role in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ACS. This study aims to assess the efficacy of heart 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h-FABP) as a marker for ACS along with the routinely used hs-TropT. In our observational study, plasma h-FABP (cut-off 6.32 ng/ml) and routinely done hs-Trop T (cutoff 0.1 and 0.014 ng/ml) were estimated by immunometric laboratory assays in 88 patients with acute chest pain. Based on 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test findings the patients were grouped into ACS (n = 41) and non-ACS (n = 47). The diagnostic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NPV, PPV and ROC curve at 95 % CI were determined. Sensitivity of hs-TropT (0.1 ng/ml), hs-TropT (0.014 ng/ml) and h-FABP were 53, 86 and 78 % respectively and specificity for the same were 98, 73 and 70 % respectively.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NPV calculated for a cut-off combination of hs-TropT 0.014 ng/ml and h-FABP was 100, 51 and 100 %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were substantiated by ROC analysis. Measurement of plasma h-FABP and hs-TropT together on admission appears to be more precise predictor of ACS rather than either hs-Trop T or h-FABP.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预防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运动组3 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予高脂饲料喂养,运动组在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予运动干预,连续8周,直至实验结束。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变化,TUNEL法测肝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HOP、Caspase12和JNK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CHOP、Caspase12和JNK蛋白阳性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细胞脂肪性变明显,肝细胞凋亡指数升高,CHOP、Caspase12、JNK蛋白表达及阳性表达增加;2)与模型组比较,运动组肝细胞脂肪变性减轻,肝细胞凋亡指数减少,CHOP、Caspase12、JNK蛋白表达及阳性表达降低。结论:8周高脂饮食可成功复制NAFLD动物模型,内质网应激介导细胞凋亡参与NAFLD形成。运动对NAFLD形成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运动可降低内质网应激介导细胞凋亡蛋白CHOP、JNK和Caspase12在肝细胞的表达,抑制肝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武昌鱼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采用Bligh-Dyer提取法对样品中脂肪油进行提取,甲酯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发现从武昌鱼中鉴定出14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5种,相对百分含量占总检出量的28.46%;不饱和脂肪酸9种,相对百分含量占总检出量的71.27%.  相似文献   
5.
以70%VO2max中等强度跑台耐力运动至疲劳为运动模型,测定了普通大学生服用不饱和脂肪酸对运动至疲劳时的闪烁融合阈值、憋气时间、定量运动时的心率和心电图。实验表明,服用不饱和脂肪酸对上述指标有一定的影响,受试者身体机能有一定改善,提示,不饱和脂肪酸可能与运动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6.
补糖对不同时间运动后小鼠酮体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昆明种4~6周龄雄性小白鼠随机分为补糖和补水对照组。每组均设安静组、定量运动组和力竭运动组。补糖采用浓度为5%葡萄糖与7%低聚糖的混合溶液。定量运动组做一次性静水负重游泳运动,持续时间为1h。力竭组与定量组运动形式相同,运动时间至力竭。分别测定血液、肝脏、骨骼肌和脑中的酮体(Ketone Body,KB),肝、骨骼肌糖原以及血糖、脑糖、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等指标。结果显示:与补糖组相比,1h游泳运动后补水组血清FFA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补水组小鼠血酮体浓度显著升高(P<0.05);力竭运动后补水组骨骼肌、肝脏中酮体含量显著高于补糖组(P<0.05)。提示:小鼠机体糖状况直接影响运动中的酮体代谢,运动性酮体代谢与体内糖储备以及脂肪分解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7.
四川边茶提取物对脂肪酸合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边茶(康砖)是黑茶的一个主要品种,所含茶多酚与绿茶和红茶不同。本研究利用酶动力学方法测定了边茶萃取物对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 FAS, E.C. 2.3.1.85)的抑制作用,近几年研究报道该酶是减肥和抑癌的双重潜在靶点。结果表明,边茶萃取物对FAS有可逆和不可逆抑制双重作用,最佳萃取溶剂为50%的乙醇,在常温下5 h即可达到最佳萃取效果。用开水泡茶的方法经两次浸取可提取出近60%的抑制FAS有效物,比绿茶的浸出效率约高1倍,但需较长的浸泡时间。边茶的新茶对脂肪酸合酶的抑制能力并不强,存放数年的边茶抑制能力最好,其后有所下降,但大部分抑制活性可保持20年以上,而30年以上保存期可能会使抑制能力明显下降。边茶提取物与底物乙酰辅酶A和丙二酸单酰辅酶A的竞争性质都是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的混合型;对FAS中的酮酰还原反应的抑制不明显,这说明酮酰还原酶结构域并不是其主要作用位点;这些和绿茶及红茶都有不同。由实验结果分析边茶中的抑制剂不同于红茶和绿茶,可能是茶多酚中的茶褐素,其抑制能力高于儿茶素而接近茶黄素。这些结果表明边茶在减肥、抑癌等方面可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六个修饰巯基的试剂失活脂肪酸合成酶(FAS)的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它们与FAS的作用是否属于亲和标记,修饰巯基时的专一性,以及盐和NADPH有无保护,均只与该试剂分子中有无羧基负离子有关,提出在FAS的缩合中心存在一个对羧负离子有特异亲和力的结合部位.该部位可能是丙二酰基在缩合中心的结合部位,为缩合反应所必需,它使携带了丙二酰基的活臂向缩合中心运动,并结合于此进行缩合反应.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运动疗法研究进行综述,结果表明: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运动疗法的生物学机制、运动疗法的疗效及运动处方三个方面。其中对运动处方的研究是薄弱环节;目前对运动疗法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缺乏对影响运动疗法疗效因素的研究。希冀本次的综述能对以后相关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低温结晶法分离紫苏油,寻找合适的条件,得到较高产率的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油酸是橡胶合成工业的原料,亚油酸是医药上治疗高血压药物的重要原材料,它们都是不饱和脂肪酸。通过实验发现,温度控制在4~6℃之间,酸与溶剂比在1∶4的条件下,获得产率、纯度比较理想的不饱和脂肪酸,产率可达85.2%。可见紫苏是一种理想的抗氧化食用油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