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汽车日益普及,对汽油、柴油的消耗大幅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对环境及能源形势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推进新能源、新技术的研究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国内外在天然气/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方面的技术发展历程进行论述,并分析了天然气/汽油两用发动机的发展与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2.
A zero-dimensional single-zone double-curve model is presented to predict fuel burning rate in stratified charge engines, and it is integrated with GT-Power to predict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stratified charge engines. The model consists of two exponential functions for calculating the fuel burning rate in different charge zones. The model factors are determined by a non-linear curve fitting technique,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obtained from 30 cases in middle and low loads. The results show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measured and calculated cylinder pressures, and the deviation between calculated and measured cylinder pressures is less than 5%. The zero-dimensional single-zone double-curve model is successful in the combustion modeling for stratified charge engines.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巴陵石化油品顺序输送管道的实际运行情况,从隔断介质、首尾站工艺条件以及环境温度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混油量的因素,提出了减少混油量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根据RFCC汽油中硫醇的特性及滴定曲线有两个明显突跃点的规律,将其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滴定突跃电位约为-100~lOOmV,酸性较强、易脱除的硫醇;第二类是突跃电位在100~300mV之间,酸性较弱、难脱除的C_5以上大分子异构硫醇。研究结果表明,稳定汽油中的第二类硫醇硫含量决定了精制汽油中的硫醇含量。控制RFCC原料中(Ni V)≯10μg/g及S≯0.55%,可使精制汽油硫醇含量合格。  相似文献   
5.
LPG作为车用发动机的代用燃料,对解决能源短缺和降低发动机的排放有许多优势,但是几乎所有的车辆都存在一个问题——切换过程中的排放过高。进行了汽油/LPG切换过程试验方案设计,使用均匀设计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对油气切换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对最佳切换点进行了优化,为进一步改进两用燃料发动机切换过程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Using technologies developed by CAS researchers, a demo facility of coal-to-oil conversion with an annual capacity up to 3,500 tons was successfully commissioned on 11 December, 2007 at the Yunnan Jiehua Chem Group (JH Group) in Southwest China's Yunnan Province, producing qualified Ron 93 petrol.  相似文献   
7.
利用废塑料热解-催化改质制备汽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几种改性HY分子筛对高密聚乙烯废塑料的热解-催化改质性能,讨论了催化剂的表面酸性与油品收率、组成的关系;比较了最优催化剂4#对LDPE、HDPE、PP、PS及混合塑料的改质效果;提出了利用废塑料制取高辛烷值汽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油气在冷凝回收过程中的冷凝规律,采用气液两相流模型描述了油气在竖直管内湍流流动时的冷凝过程.采用有效传质系数描述了油气组分的质量传递.模拟了油气在管内冷凝时的温度、管内压力、液膜厚度和Nusselt数的变化,得到了入口油气和管壁的温差、雷诺数对冷凝率和Nusselt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增大入口雷诺数能显著增强传热和冷凝,但是增大入口油气和管壁的温差对冷凝率的影响较小;另外,还发现传质阻力对油气冷凝率有较大影响.此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先前的实验数据能够很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9.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了MoP/HZSM-5催化剂。在小型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催化裂化(50~100℃)汽油馏分芳构化降烯烃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400℃、压力1.0MPa、液时空速1.0h-1、氢油体积比400∶1的条件下MoP/HZSM-5催化剂芳构化活性最佳,液相产品中芳烃质量分数为65.43%,烯烃质量分数为5.42%,液收为61.04%。  相似文献   
10.
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行业标准SH/T0741-2004汽油中烃族组成测定法(多维气相色谱法)在仪器结构、分析原理、分析过程等方面进行比较,并通过实例用GC-MS验证市售汽油组分,得出采用GC-MS分析汽油组分要比行业标准SH/T0741-2004实用、方便、快捷、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