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3篇
科学研究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磁法勘探》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地球物理专业课程。由于课程内容抽象,不易理解,如果仅通过理论课程很难系统地认识磁法勘探和数据处理过程,所以本研究将计算机软件MATLAB融入本课程教学中,不仅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编写代码、数据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矿井物探技术能够近距离观测解决采掘过程中遇到的异常构造、水文地质、瓦斯地质等问题,这是矿井物探方法所独具的优势。但由于矿井物探技术的使用,实际多处于应急式、应考式状态,导致整体技术效果未得到充分表现。笔者认为物探技术只有从技术应用和日常管理两方面着手,建立物探技术应用的长效机制,改变应急式使用方式,使物探技术的应用常态化,从系统上提高物探技术的应用效果,确实推动煤矿安全开采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一条适合磁法勘探工学结合、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道路。我们对"磁法勘探"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将整门课程划分为8大项目33大任务,将学生引领到任务中来,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专业英语教学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素质、英语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针对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物理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课程改革小组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探索其教学改革方法,如修订教学大纲、编写校内教材、丰富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素质、配合双语教学、建设网络课程等,多模块地进行整合与提高,促进地球物理专业英语教学信息化改革。  相似文献   
5.
"地质学原理"是地球物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了打好学生的专业基础,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依托开设工科应用地球物理专业40余年具有的明显优势,在内涵发展是根本性的改革思想指导下,本专业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主动积极参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拓展专业内涵,确立以理为主、理工结合的办学模式;精选教学内容,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实现目标等几个方面来办出具有理工结合、突出理工合璧特色的地球物理学专业.其3届毕业生全部就业,到用人单位工作取得好成绩受到好评、部分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的毕业生表现出的较强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深化教育改革和国际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的形势下,各工科高校相继开设了理学地球物理学本科专业,与传统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形成了理工并存的局面。通过对国内研究型大学相对成熟的地球物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工科高校依托工学专业多年办学经验开设理学地球物理专业的具体特点,确立了"理工结合,以工带理,以理强工"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宽基础、重实践"的课程设置体系。  相似文献   
8.
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PBL教学模式已被广泛应用。本文针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固体地球物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选修课设计了教学方案,分析了PBL教学模式应用的可行性和逻辑过程,讨论了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应用地震学"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学特色专业的专业课之一。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的课程设置及授课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培养新型物探工作者的需求,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在简要介绍"应用地震学"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现状,阐述课程的教学内容调整与改革。同时,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探讨,为该课程的下一步的改革和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专业培养模式的有效构建有助于专业人才目标的实现。鉴于工科院校地球物理学专业所具有的行业和区域特点,文章提出了工科院校地球物理学专业培养模式构建方法。根据专业所具有的特色设定专业目标,并依此设计培养方案及制定相关的实施策略,以期为工科院校地球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效益最大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