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764篇
科学研究   21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54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社团处罚权与司法审查权关系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当前体育社团发展现状,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分析、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社团处罚纠纷处理机制进行专题研究。认为,体育社团拥有的内部处罚权是维护体育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权力;为防止体育社团“滥用”或“误用”这种权力,法院有必要一定范围的司法审查权。  相似文献   
2.
死刑复核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道特有程序。自死刑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之后,死刑复核程序的应有功能仍未完全发挥。近期发生的一系列死刑案件更使得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再次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话题,死刑复核程序的修改也必将成为刑事诉讼法修改的规划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校生关系正面临挑战,校生之间的冲突不断涌现.妥善解决这些冲突,必须建立完善的校生冲突救济体系,并以学生权利为本,不断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司法程序的任务就是规制司法权以及当事人的诉讼行为,使案件能够在公平、公正的氛围中得以解决。然而,司法程序的意义又不能仅仅局限在其手段上,因为司法程序本身就是一个社会明程序的标志,其自身意义不可低估。就司法程序的构成上讲,时间、空间、仪式缺一不可,否则就不符合程序之特点。在司法程序的价值体系中,应当对公平与效率进行整舍,惟有此,我们才不至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5.
我国法院的诸多审判制度都存在着明显的行政化现象,这不符合司法审判的规律和特点。逐步取消或淡化审判中的行政性制度及做法,是当前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实体与程序并重乃司法公正之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法制建没之目标——司法公正为本文论述重点,提出了司法公正的前提乃是实体与程序并重的观点。文章首先分析了“重实体而轻程序”的传统观念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辨证关系,提出了在今天的司法实践中如何追求程序公正。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刑事诉讼程序违法的内涵及其存在的原因和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强调了重视刑事诉讼程序违法问题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司法权只能由国家专门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机关在司法活动中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其他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干涉;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应该独立做出判断,不受诉讼当事人意见、政府权力和公众舆论的支配与控制。司法独立应当以公正作为其价值取向。目前,司法权行使的地方化、上下级法院关系的行政化、法院内部关系的官僚化严重影响司法独立。这里针对我国司法独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法院的内部独立与外部独立制度等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仲裁的司法性和本身的特点客观上需要对其进行监督。实践中,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了以《仲裁法》为中心的监督体系,并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司法监督虽然是辅助的一环但必不可少,我国现在的司法监督存在着一些需要完善的方面:国内仲裁和涉外仲裁的司法监督范围不一致;法院对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的一审终局制;司法审查的参与者不完整;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期限过长等等。  相似文献   
10.
代理父母地位说和特别权力关系理论曾分别是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高等学校校生法律关系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这两种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由盛而衰或不断演变,在实践中对校生冲突的司法救济产生了重要影响.揭示国外校生法律关系发展历程,探寻校生冲突救济的演变规律,对于我国高等学校校生冲突的救济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