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悲咒》全诗竭力写“大悲”,诗情的着力点却在漂泊,诗中的抒情主体为天涯浪迹者,欲与禅的纠葛是其形而上的呈现.漂泊天涯者,思乡又超脱于乡,其间多味杂陈,无限纠葛,此一悖论可谓《大悲咒》乃至洛夫诗歌之头条悖论.禅与诗的元语言交融,促成诗歌“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诗、禅与现实世界的元语言冲突,带来阅读的晦涩感.较低层次的晦涩,因“用钥匙砍柴,用斧头开门”的元语言误用而起,一般可以解决和避免;较高层次的晦涩,则为漩涡状态的复义,实乃诗歌的绝妙艺术.  相似文献   
2.
在词典释义实践中,运用义素分析法时将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技术上的难度。自然语言本质上是一种自元语言,传统上它一直是词典释义的元语言工具。自然语言作为词典释义的元语言在吸收现代义素分析法的优秀理念以后,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具有无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在词典释义的自然语言之元语言中,语义特征有两种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3.
元语言是关于语言的语言。它不仅能够描述语言,还能说明评述语言本身。元语言具有双重性。它既是语言学家必不可少的描写工具,又是普通人指称和谈论语言的手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元语言应既是教师的教学工具,又是学生的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4.
语感这一概念一诞生就被套上神秘的色彩。关于其特点和认知机理的讨论更是见仁见智、模糊不清。尽管有众多语言学家谈及过这一问题,但都限于讨论语感的特征,或语感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等话题,很少有人纯粹从心理认知角度、以一种心理模型为理论框架、就语感的认知机制及相关问题进行详细讨论。文章拟以RR模型为理论基础,从语言认知的角度,探讨语感在语言认知上的机理、语感在认知机理上的特点以及语感在作用范围、功能、内容、方式及其发展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掌门人以及素有"西方学界领军人物"的哈贝马斯,"主体间性"思想贯穿了其理论体系的方方面面。文章试图从符号学的视角展开对哈贝马斯"主体间性"理论的探讨,分别从"主体间性"的结构主义色彩、交往行为中的符号表意、"主体间性"生成过程中的元语言功能三个方面阐释。  相似文献   
6.
朱翠萍的著作《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语义研究》以语义为重点,对状态形容词的范围、构成、语义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层层深入的分析.这本书,无论是对状态形容词的分析还是对释义语言的研究,无论是在汉语本体研究上还是在辞书编纂、汉语教学等具体应用上,都是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语言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有赖于语义的形式化,而义征标记提取和析义元句法模式的建构,是进行语义形式化研究务必完成的基础性工作。本研究按照较严格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基于3409个现代汉语常用义位的义征表达式考察,构建了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类别词、副词性义位的析义元句法模式。作为工程语言学项目,析义元句法模式的建构最终为语言信息处理提供必要工具。  相似文献   
8.
元影像理论     
元影像理论是一种从全新的角度研究摄影的理论,是关于元摄影的理论思考。将理论转换成理念,可以让理念成为理论与实践之间互动的纽带。元影像理论把语言研究发展成为言语研究,并从语言学的维度拓展到了心灵的维度,这就是元影像提倡"回归本心本性"的意思所在。元影像理论也是研究艺术元语言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元语言的概念和分类入手,分析了元语言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功能和应遵循的原则,说明了元语言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换言类”元语言的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其语篇功能主要有限定话题内容、调节会话进程、维持会话连贯以及引进新的话题。其人际功能主要是体现说话人的主观意识、引起对方重视、加强委婉语气。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相互交融,共同促使交际的顺利进行、保证交际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