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4 毫秒
1
1.
明代中后期,社会风气渐趋崇尚奢靡。这种风气的嬗变首先发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然后逐渐蔓延至经济落后地区。至明中叶,地处偏僻的浙西山区的淳安县亦受到这种奢靡之风的影响,淳安地区人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间信仰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官府亦因此采取了一定的应对措施,主要采用法律约束与道德教化的方式以图维持旧有的淳朴民风,但已无力扭转这种民风渐至"偷薄"的趋势了。  相似文献   
2.
以教化权力之争为视角,探讨了儒家教化思想何以从潜伏走向独尊,以及如何植根本土社会而直面异教挑 战,由冲突而融合,不断调适和更新自己的理论形态,从而保证了其主流教化地位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3.
汉乐府到汉武帝时职能扩大,除掌宗庙祭礼外,还增加了采诗以观民风、制定历法等内容。乐府采诗其途径多样,其中,与经学博士“循行天下”,鉴观风俗相关。采入乐府的民歌经统治的改造,继承着《诗经》的政教传统。  相似文献   
4.
郭嵩焘是晚清著名的知识分子,他一生卷入很多论争,他在咸丰九年在烟台推进厘金政策时发生毁局事件,并和僧格林沁朝廷之间发生了很大争论。其中的关键点是他对乡绅萧铭卤的袒护,由此可以看出郭嵩焘推进厘金政策时更重视用自己的教化能力来劝谕乡绅。  相似文献   
5.
陆九渊作为南宋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其德育思想非常丰富,但目前学术界对他的德育方法即道德教化的方法和途径却研究不足,文章将试图在这方面作一尝试,以期丰富对他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坛经>关注人生,肯定人生价值.其主要内容为:人是本源,凡夫即佛,众生平等的人的本质论;自修自度,修心见性,顿悟成佛的人生价值观.<坛经>的人生价值论是对传统佛教的革新,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明代中后期,社会风气渐趋崇尚奢靡。这种风气的嬗变首先发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然后逐渐蔓延至经济落后地区。至明中叶,地处偏僻的浙西山区的淳安县亦受到这种奢靡之风的影响,淳安地区人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间信仰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官府亦因此采取了一定的应对措施,主要采用法律约束与道德教化的方式以图维持旧有的淳朴民风,但已无力扭转这种民风渐至"偷薄"的趋势了。  相似文献   
8.
彼得-保罗·维贝克的著作《将技术道德化》,是现代技术哲学史上伦理转向的开端。该书揭示了存在于道德和技术人工物相互作用领域中的两个维度: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新的伦理问题,以及用经过专门设计的技术来改变人的道德行为。维贝克借此所提出的是一种物质化的伦理学观点。在与行动主体相互结合、相互构成的意义上,各种技术产品对道德抉择及行动也具有影响力,进而技术设计者可以被认为是"实践的伦理学家"。同时,对维贝克为实现技术民主而提出的"建构性的技术评价"进行了商榷。《将技术道德化》为技术哲学中经验转向和伦理转向的融合,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为政以德"语出孔子,为其政治思想的基本原则,并逐渐演义为以重民主义、教化主义、德本主义、人治主义等为其特征的儒家"德治"理论.在当今"以法治国"的新时代中,重新解读远古的"德治",汲取其精髓,借鉴其教训、扬弃其讹误,应是理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工程,亦是经世治国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0.
各民族的神话虽然在某些内容和主题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各民族不同的地理、历史和社会背景以及民族特有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模式规定了他们不同的发展历程、基本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在希腊神话体系中,诸神和英雄(半神)身上有着强烈的对美的理想的追求和向往,感性的浪漫主义构成神话的基调;而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中,诸神普遍具有一种历史化、伦理化的倾向和道德教化功能。神话传说成为扬善抑恶的道德教科书。这两种价值观奠定了今后中西两种不同曲文化精神,即“超越现实,追求彼岸的浪漫精神和宗教情怀与专注于现实人生及人际协调的务实精神和伦理色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