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教育   69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因受中英两种不同文化思维影响而产生的学生在英文写作上的句子形合(hypotaxis)障碍作了实例剖析和理论探讨,从文化思维冲突的角度,从理论上探索了学生写作英语句子存在的形合障碍问题,为改进学生的英语写作提供了新见解。  相似文献   
2.
在汉英思维方式对比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古诗中意合手段的应用以及英译中形合手段的应用。提出在深刻理解和把握原诗的基础上,完成翻译过程中汉语意合与英语形合的转换与重组。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交流的日益深入以及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英语学习环境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也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先进的科技手段带来的是以往难以想象的交流机会和极大丰富的学习资料.然而面对这一切,感觉学习英语困难的人数并未显著减少,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在于学习者对英、汉语言的内在盖异缺乏认识.日常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如能适当突出语言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许渊冲文学翻译理论框架下的“优化论”,这是许氏译论第一次以理论的形式主张“优化”和“美化”,是对“忠实”标准的发展和完善,本文继而发掘“优化论”对英诗汉译的启示,可以发挥汉语意合美的优势,运用四字格对译文进行优化,以寻求更佳的表达方式。笔者还提出了该理论可能对译者造成的负面启示即“优化的误区”———过犹不及。  相似文献   
5.
英语重形合,惯用结构复杂而严密的长句,属形态型语言;汉语重意合,句子结构简短而松散,属语义型语言。两种语言的差异给英语长句汉译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翻译实践和教学中,基于奈达的核心句理论,作者总结出了英语长句汉译的程序转换应该遵循的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6.
This thesis is about the skills of practical writing for Tour Guide.In this article,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discussed.As a Tour Guide,one needs to grasp the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languages,and has ability of describing sceneries beautifully and accurately by writing.  相似文献   
7.
张萍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6):160-160,162
形合与意合是任何语言所共有的两方面特征,但在不同的语言中它们在表现趋势上存在着差异。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论述了英汉句法结构上的这种异质特点,并阐述了这种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翻译学科的快速发展使译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在不断地发展,但是在翻译过来的作品中“欧化”汉语还是频频出现,这不仅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也影响着翻译所肩负的文化传播的使命.重“形合”的英语和重“意合”的汉语在语言组织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然而译者在做英译汉时,总是跳不出英语“形合”框架而产出具有英语句子结构的汉语.本文主要分析教学中的实例,从英语句式结构方面探究其问题所在,并建议以化“有形”于“无形”的原则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语言的系统不同,思维与形式的结合机制也就各有千秋。思维方式与语言密切相关,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思维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形式之中。因此语言结构的对比研究不是孤立的。本文主要是从中西思维差异角度分析中英文句子结构的差异从而找出其表象下面最深层的,具有支配性的初始因素。  相似文献   
10.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但这一结论不能绝对化。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及以下层面中,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而在句子以上层面如篇章层面,英语也使用词汇手段等意合组织方式,汉语篇章中也采用重复和骈偶等形合手段。英汉语的研究尤其是其对比研究要强调辩证的方法,以期对英汉语中的形合与意合研究更加客观和科学。在翻译实践中,这一辩证关系有利于改进过去那种教条的英译汉(形合变为意合)和汉译英(意合变为形合)翻译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