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1933篇
科学研究   14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53篇
综合类   18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ABSTRACT

To better understand doping-related attitude change,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not only the amount of thinking (i.e., elaboration) done by message recipients, but also the favourability of their thoughts in response to the proposal, as well as the perceived validity in their thoughts. The main goal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analyse the effects of a meta-cognitive process (i.e., thought validation) on attitudes related to doping. Thus, we randomly assigned participants to read a message either against or in favour of legalising several doping behaviours. Participants listed their thoughts regarding the proposal and indicated the perceived validity in their thoughts, then reported their attitudes. As hypothesised, the message against legalisation elicited more unfavourable thoughts and attitudes than the message in favour of legalisation. Most relevantly, the effects of the message direction on attitudes were greater for participants with higher (vs. lower) levels of thought validity. Further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thought validation process,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ought favourability was a better predictor of attitudes for participants with higher (vs. lower) perceived thought validity, indicating that perceiving one’s thoughts as vali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ersuasion. These findings provide novel insights for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s regarding doping in sports.  相似文献   
2.
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运行管理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职业篮球俱乐部的成立、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外部关系、与运动员有关的法律问题、与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经营开发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关于体育纠纷的问题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寻求适合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与体育态度学习关系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态度在学校范围内是一种学科态度,学生通过有效途径可以获得这种态度.体育态度学习包括态度的形式和改变,体育态度的获得要经过顺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体育态度学习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它是内、外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内部条件包括:学习信念、学习心向、认知失衡、知觉判断.外部条件包括:和谐人际环境、能够获得强化、能够体验成功、树立成功榜样.  相似文献   
4.
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功能的逐渐完善,社会体育、休闲体育及社区体育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兴旺”起来的热门专业。由于我国大部分体育院校并未开设这一专业,面对人才供应的短缺,建议部分具备开设这一专业条件的体育院校应开设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以推动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体育态度变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体育态度调节着人对体育参与的行为选择和行为反应,影响着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效果和效率。高师学生的职业定向是教师,重视和加强高师学生体育态度的形成与培养.对推动中小学校体育与健康活动广泛与深入地开展及提高未来教师队伍的健康水平等,都具有特殊意义。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不同年级学生对体育课教学所持的态度及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表现等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文科与理科女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显著差异,主要原因是文理科女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元认知能力及其发展水平不同.针对这一差异,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注重人文关怀,注重运动实践与体育文化知识融合,改革成绩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专业成长 ,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三条路径”凸现教师自主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在策略上 ,重视提升教师自主发展的内驱力 ,倡导教师个人生活实践的体验、感悟 ,强调教师自我反思的系统化、经常化 ,寻求与同行之间的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现状,教育工作者应培养学生积极和健康的情感态度,营造宽松和高效的课堂互动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特别是要进行课堂交际性活动,从而达到大面积地提高中学学生英语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人被称为万物之灵,他的本质就是他能够感知人的存在并知道生命的短促与不朽!然而,现代人面临诸多的困境和诱惑,往往迷失了本性,致使意义缺失、灵魂失所、无家可归!因此我们提倡通过语文学习构建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终极关怀、诗意栖居、中庸处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顺天地之德,合神人之力,建不朽之功!  相似文献   
10.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态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训练态度是影响训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后备队员训练态度的研究,结果发现:后备队员训练态度的结构不稳定;并随年龄或训练年限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不同群体队员其训练态度存有差异;男性队员好于女性;来自农村队员好于来自城市队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