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9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中外喜剧理论对比,探讨了喜剧、喜剧意识及狂欢化,指出在当今多元的文化语境下,喜剧的核心是喜剧意识,喜剧意识的集中反映是狂欢化,狂欢要做到自由与约束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超级女声"与大众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彩萍 《鄂州大学学报》2006,13(1):55-56,59
“超级女声”是一个文化符码,它制造了一个消费时代的娱乐神话,显示了大众文化在当下巨大的渗透性和煽动力。  相似文献   
3.
谁掌握了网络时代的话语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一直伴随着话语权的争夺,电脑网络的诞生使话语权的争夺演变出新的格局,网络让大众获得了巨大的话语空间,表面上话语权重归于大众,某种程度上具有了狂欢文化的特质。然而,虚假的民间狂欢的假象背后却隐藏着跨国资本的操纵与运作。  相似文献   
4.
江汉平原民歌《小女婿》是地域民俗、现实生活、特定群体与时代心理共同作用的文化衍生物。作品的叙事为抒情服务,从多个角度建构了颇具现代意味的民间话语,巧妙暗合了传统乐感文化的狂欢化内核与现代民歌的大众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恶搞作为一种在娱乐消费、网络影像时代下出现的新兴文化现象,以一种自由肆意的文化姿态颠覆、解构了精英文化,使原本就众语喧哗的文化生态环境呈现出更加多元的态势。但是由于“恶搞”的出现和发展受到了来自各方面复杂多变的动力驱使,这使得它面临着前途未卜的命运。因此对待恶搞,棒杀捧杀皆不可取,应该采取更加理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莫言新作《四十一炮》以一个孩童视角完成了一次诉说的狂欢。在这一独白式的诉说中包容了两种叙述语式、两种时间意识、三条线索的拼接交错,真实与虚幻、魔幻与现实的异质并构,主人公的纯粹独白中夹杂着各种意识并存的复调叙事——这种结构复调是在更为开放的层面上建构的一种复调关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解构莫言民间的诸多文化形态来验证莫言充分张扬民间生命精神的事实,并以“狂欢化”现象为客观载体,看其在社会文化空间中营造个人化的话语空间,在“碎片的世界”中发出独立存在的声音。  相似文献   
8.
和实证色彩浓重的社会学分析相比较,巴赫金对狂欢节的阐述的确有许多出入,但这并不能说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是虚假的。不能用“真假”判断巴赫金的理论,巴赫金的创新就在于开创了狂欢节的隐喻纬度,使理论因为想象而具备超越现实的可能,从而显示自身的革命性。“想象和语言的述行”是巴赫金狂欢理论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荷马史诗、《汤姆·琼斯》和《尤利西斯》代表了叙事文学史上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后者对前者除了进行叙事距离的破坏之外,还在审美上破坏史诗距离,使人物形象逐级跌落,从而引起了从史诗到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化。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兄弟》的三种批评模式进行了归纳,传统现实主义美学框架内的批评明显不适于评价已经超越现实主义边界的《兄弟》,"不真实"、语言粗俗等结论就是用这种方法得出的。通过深入的文本分析,论文认为《兄弟》运用超现实的手法,借鉴拉伯雷的怪诞现实主义形式,表达了对文革和改革两个动荡、巨变的时代精神之荒诞性的体认,是一部勇于"写当下"的探索之作。但余华只取了民间诙谐的审美形式(怪诞现实主义),却放弃了再生的精神,因此具有伪民间性,整个文本表现为能指的狂欢,不过他还是保留了爱的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