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西平《传教士汉学研究》一书,为我们考察明、清两代中西初识时期两大思想文化传统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一个全面而又具体入微的双向视角。对中西交流史研究、西方汉学史研究、中国基督教史研究乃至"国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乾嘉学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过汉学大师和著名学者的积极提倡和学术示范,书院致力于研经治史、博习辞章,成为了汉学交流传播的基地,影响和带动了当地学术风气的变化,进一步扩大了经史考据学风的幅度和范围,为推动汉学在全国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理学与国学运动有着密切关系,20世纪前期的国学运动中存在着明显的国粹派和新潮派两大派。在许多国粹学者看来,儒学是国粹,而宋代兴起的新儒学—理学才是国粹的核心。新潮派国学家将宋明理学作为研究对象,将宋明理学典籍作为国学基础之一,而不是尊之为"国粹",这是新潮派和国粹派的分歧所在。新潮派国学家知道对理学的批判并非他们的任务,他们的任务是从纯学术的观点出发,采用新的科学方法,以解决理学的某些困难的学术问题。国学家们对理学基本事实的考证能促进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从整体上透视“沙滩文化”的“内涵”分析性研究成果及对“沙滩文化”概念的理论分析始终相对较少.这种情况究其原因在于“沙滩文化”涵盖多学科领域而难以有效“综合”及“沙滩文化”“汉学”内涵与“区域文化”形态的交叉.后者使得“沙滩文化”研究既难以完整获得有助于揭示其内涵的汉学背景,同时又无法与人类学、民族学语境下的“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研究潮流全面合流.充分考虑地域场景的同时兼顾“汉学”宏观背景,或许是“沙滩文化”研究在历经30余年后向纵深推进的全新路途.  相似文献   
5.
日本汉学具有独特一面。这主要体现在它的双重性上,即日本汉学具有“自我”和“他者”的双重性质。这种“自我”和“他者”的悖论相互交错,贯穿日本汉学的历史。到了20世纪后半叶,日本汉学终于完成了从“自我”到“他者”的质的转变。认识日本汉学的这种独特性并阐明这一转变过程及内在原因,对于我们了解日本汉学和认清日本人的中国观有着很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代西方欧美文化输入中国后,绵延数千年的传统文化面临空前的危机,中国文化传承成为时人思考的深切主题。本文重点探讨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民国时期古籍收藏及出版、木刻版片保存等方面的业绩,以阐扬其传承中国文化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学看似很热,但只是表象,国学在各个层面的传播,也存在诸多差异。国学在高校中的生存环境最好,专业国学教育、泛国学教育、各种类型的国学培训等,虽然各有成效,但问题甚多,高校国学教育前景堪忧。我们拟通过如下途径来推动高校国学的发展:祛除国学头上的神秘光环;淡化功利、回归大学学术;强化原典学习拒绝演绎。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戏剧、小说都是在18世纪欧洲“中国热”的历史大潮中,被引进法国的。19世纪是法国汉学家译介、研究中国戏剧的自觉时期;中国古典戏剧担当了中西(中法)文化和文学交流的先锋角色;19世纪法国汉学界引进中国小说,以传奇、才子佳人小说为主,20世纪突破了这一单一化格局,注重于长篇巨制的翻译介绍,以小说作为认识中国文明不可或缺的参照,表现出更多的自觉和活力。但它们承袭的依然是前辈所确立的纯文学的文化观照传统。对中国白话小说发展史的探索,以都市文化视角来审视中国白话小说的兴盛、发展,是20世纪法国汉学家对中国小说研究最具理论功底和学术价值的方面。  相似文献   
9.
国学教育是一种传承教育,也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由于多方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国学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通过对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的现状分析,指出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荆玲玲  张会来 《未来与发展》2010,33(12):26-29,17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元化带来的冲击,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寻求发展的机遇。而行政领导管理领域也进行着激烈的改革与创新,各国都开始追寻人类文明的源头,挖掘古代智慧的底蕴。作为世界上传承最为久远的文明古国——中国有着丰富完整的文化积淀和古人留下的无穷智慧,怎样才能在传统文化中"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融佛学之般若,得大道自然之玄妙,将传统文化的精华应用于行政管理之中?中华之地,儒、释、道三教文化博大精深,至今仍留下无穷的宝藏有待后人去挖掘。只有民族的、本土的,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让我们捡起曾经丢下的经卷古籍,去找寻古典之中深藏的博大,开启行政管理的国学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