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教育   87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该文把审美教育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 ,阐明了审美教育对人生的重大现实意义。通过审美教育实现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相似文献   
2.
西方象征主义诗学的诞生与形而上本体追求有关,受本体追求的影响而逐渐形成象征这一整体性的言说策略.象征突破语言的逻辑限制,以人与世界之间的先天共感为基础,努力以物象自身的言说来代替人的言说,并以此达到认知上的超越性,与日常语言的逻辑言说方式区别开来.象征诗歌的语言超越性为哲学的语言难题提供了思路,具有重要的本体意义,尽管受到传统现实条件的限制,但象征主义诗学却以此开辟了西方诗歌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与《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两部伟大的作品,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正如前人所说,《红楼梦》对《金瓶梅》既有借鉴又有超越。文章试图从游戏描写方面对两书之间的关系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公共领域的虚拟转型及其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发展使虚拟公共领域超越了中国现实公共领域的发展困境。虚拟公共领域不仅具有平等、开放、低廉的特征和批判的精神,还以其独特的虚拟性及高技术性,实现了对现实公共领域本质的超越。但我国虚拟公共领域的发育仍然有待于政府、社会及民众三方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阐释比较方法,基于《红楼梦》与《浮士德》文本和文化的共相和异相表现形式,揭示二者所显示的文化精神内涵,以促成异质文本间或文化问的对话。  相似文献   
6.
文学创作实践和理论层面存在两种偏狭:人性的抽象化或原欲化。两种极端化的原因在于人的活动与活动的人内部的分裂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分离。如何从分裂的现状走向融合,马克思文艺美学作出了有意义的深刻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白夜>的民俗性和神秘性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对此要联系作品作整体上的把握,其中浸润着作者的佛性玄思,作者以此实现了对世俗写作和自我创作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歌剧《卡门》作为欧洲经典歌剧的优秀作品,它的创作题材源于文学名著。但是,它又以独特的音乐语言诠释了名著并超越了名著,具有自身的创作特色。了解歌剧《卡门》的创作特色有助于我们欣赏高雅艺术与提高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9.
论教育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为价值取向所指引的过程,这使得教育活动富含着理想,积蕴着人文情怀。教育的理想是人所赋予的,但人所赋予教育的理想又反过来观照着人的生存和发展。教育不仅关注既存的社会现实,而且关注着理想的社会形态。教育理想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具有实践品格的现实关切之理想;一是作为教育精神寄所的终极眷注之理想。  相似文献   
10.
论教育的个体享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促进个体的发展,既可以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即让个体具备一定的知识和品德,同时,也可以满足个体的内在需要,让个体感到快乐,即教育的个体享用性。在我国现实学校教育中,由于太重视教育的外在谋生功能,忽视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从而导致教育彻底地外在于学生,而使学生沉浸在“苦学”中。教育的个体享用性基于对我国现实学校教育的忧虑,也守望着学生发展的“未完成性”。教育在引导学生为人处世、成家立业的同时,理应满足学生个体内在的精神需要,让学生感到由衷快乐。推行学生主体论、学习超越说和教育美学观,是实现教育个体享用性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