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篇
  免费   2篇
教育   639篇
科学研究   5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44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对一年级聋生的测试,了解了一年级聋生书面语言的发展状况,发现一年级聋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优于对句式的掌握;同时对学生出现错误的类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Lackoff&Johnson的隐喻认知理论为理据,尝试分析隐喻的修辞意识及其认知机理。文章以实例证明隐喻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人类的隐喻思维无处不在,而跨域映合正是隐喻的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3.
学院批评主要指高校教师的文艺理论与批评著作,它是我国目前文艺理论与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批评要获得进一步发展,需要努力贴近文艺工作现实,大力进行理论整合,切实建立起“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优良文风。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高校学报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从高校学报的功能和作用,国家政策对高校学报的支持,网络为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存空间3方面分析了高校学报存在的基础.提出了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重视组稿工作,提高学报的学术水平;加强政策导向,发挥窗口功能;突出优秀学科,创建特色栏目;争取成为国际重要检索期刊的刊源;加强高校学报编辑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师专的课程改革应该关注学生、关注师范性、关注地方性和基础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的习惯法主要存在于“礼”中,且具有宗族性和民族性的特点。习惯法的形成有其客观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同时能够有效弥补制定法的不足。古代习惯法对当代中国在法源理论以及法的实现等方面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总结了我国东方文学学科发展的三个突出特点,概括了当前学界有关东方文学研究的四种主要内容,反思了当前的研究与教学现状.指出在研究上应加强东方文学自身本体的深度研究,拓宽比较视野、思路与方法,重视翻译、拓展翻译的广度和深度.在教学上,应克服"欧洲中心主义"、学科设置与课程安排等方面的困扰,重视并加强本学科的基础教育,提高学科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高等院校的本学科从业者的研究与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8.
东晋以降,文风浮华,内容空洞,“损本逐末”。隋初,治书侍御史李谔提请文帝杨坚用行政手段端正公文文。本文以其《上书正文体》为研究对象,从文种学角度出发,探索“上书”的历史渊源与向“奏”文种转化;分析后世沿用残留状态的上书之原因,印证该实例处的文种演化阶段。从文体写作的角度出发:分析该文所崇尚的“儒素”之内涵,是强调公文以实用为本。“儒”指内容实在,“素”之指文字朴实。与文艺作品基本出发点,以意境为统率,情趣为根本,欣赏为目的,明显有异。进而分析李谔的主张在公文写作指导思想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黄丕烈受乾嘉学风影响,藏、校了数十种宋人词籍,其中不仅有像宋刻《详注周美成词片玉集》这样的珍本秘册,还有许多重本与残本,为其校雠、补缺奠定了基础。黄丕烈以丰富的经验和科学的方法对词籍的版本形态、源流情况等作出了精审鉴定和深入研究,并一一记录在题识当中。在校勘上,他以对校为主,不惮复校;若遇歧异,则只列不改,以存真面;他还请顾千里等高手,博采众家之长。黄丕烈对词人生平、词籍名称甚至是抄者史迹多有考订,遇无法解决者,便开列阙疑,以俟来者。黄丕烈的词籍整理活动对宋词在清代的传播以及宋词版本学、校勘学在清末成为词学研究的重要分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学自主招生改革的成效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试点到逐步推行,我国大学自主招生制度历经了10年改革历程。参与自主招生的大学在招生宣传、组织报名、命题、组织考试、笔试、面试、招生、考试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在建立多元化考试招生方式、利用招生自主权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获得了初步的改革成效。而促进考试公平、进一步提高考试科学性,建立稳定、系统的考试制度是大学自主招生改革的努力方向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