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教育   72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针对《高等数学》中含有根式的函数的一、二阶求导问题采用了较为简便的“换元法”进行求导计算的方法,基本解决了在复杂函数的求导过程中令人困扰的化简、计算容易出错的不利因素.为学生后期的进一步学习和踏上工作岗位后在实践过程中对导数在具体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
《全元诗》是我国元代诗歌文献的总集,但也存在收录不全的瑕疵,文章从地方志等文献辑录《全元诗》未收诗歌。  相似文献   
3.
量词的使用是汉语的特点之一,量词是作为实词的组成部分存在于词类体系中的。由“言”向“白话”转变的宋元时期,新量词不断出现,旧量词也出现了许多新用法。而《宋语言词典》和《元语言词典》两部中型工具书对量词的反映却十分有限。本所考察的30个宋元个体量词,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当时新出现的量词;二是在旧量词的基础上添加了新义的量词。小补“两典”在量词方面的漏收,并初步分析汉语量词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4.
辜正坤提出希腊语前缀“meta-”不能译为“元”。事实上,由于“meta-”和“metaphysics”的历史渊源和后者的强大影响力,“meta-”已经获得了“本初、本源”的新含义,因此,可以将“meta-”译为“元”。不过“meta-”作为希腊语前缀的本义,提醒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语境有针对性地翻译,而不可追求简单的整齐划一。  相似文献   
5.
胡瑗是我国宋代的教育家,他一生都致力于教育事业,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提出了教化之本在学校、明体达用、分斋教学等教育主张,并对教学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发展。胡瑗的教育理念既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又尊重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始建于五代末年的百泉书院在元代得到了极大发展,这与百泉书院当时所处的环境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文章主要从自然、政治、经济和文化四个方面对元代百泉书院的环境进行了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7.
也谈"三远"     
刘勇 《巢湖学院学报》2006,8(5):112-114
中国传统山水画作为平面成像的视觉艺术,与西方绘画一样也依据和应用透视学原理,关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透视理论,后人讨论最多的是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提出的“三远法,”即高远、深远和平远。三远法,实则是宋代以后山水画创作兴盛,画家们在实践中发挥到淋漓尽致地步的“移动观景”“以大观小”等观察方法的系统化、理论化总结。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以钟嵘的"怨"这一概念为核心,通过分析"怨"与"气","怨"与滋味的关系,揭示"怨"这一概念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9.
"原"作为古代一种文体萌芽于秦汉时期,如<吕氏春秋>之"原乱"等,成熟于唐代,代表作为韩愈之"五原",以后各个时期也不乏佳作,如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之"三原".自五四新文学提倡白话文运动,"原"之为体便停止发展而被现代学术论文形式取代.  相似文献   
10.
孔子在对前人文艺理论整理的基础上对诗歌作出宝贵评论,强调诗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兴观群怨"说,奠定了诗歌服务于社会和个体的基音;古罗马时代的贺拉斯,批判地吸收古希腊诗学文化,主张诗"寓教于乐",肯定诗歌对社会和人生的教化作用。文章考查两者产生的背景,从诗的教育和审美功能两方面比较其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