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288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本文从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审结的两伯涉及《专利法》第三十三打的专利行政案件出发,介绍了案件审理中出现的各种观点,对案件本身所反映出的审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分析总结了两案引发的对专利制度设置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是威尼斯共和国的专利法,但是近代专利制度却不是起源于此,而是以英国1624年的专利法规作为近代专利制度起源的标志,本文试图分析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美国专利制度的发展以及专利制度对美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作了历史性的考察和探讨。认为,美国专利制度诞生初期,其作用并不明显;经过两次工业革命,专利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在农业、交通运输业,尤其是工业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21世纪的美国经济中,专利法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正>4月1日,对于中国专利事业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30年前的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正式实施;30年后的今天,专利法第四次修改开启新征程,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持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公布,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30年,无论对于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史,还是对于新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实施,都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985年4月1日,  相似文献   
7.
一、基本概况 早在19世纪中叶印度就建立了初步的专利制度,经过近八十年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最终于20世纪70年代确立了现代专利制度。印度的工商部工业政策促进司负责印度的专利、外观设计、商标及地理标志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是印度专利、外观设计、商标及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事务的实际主管机关。  相似文献   
8.
一件将公知技术纳入到专利保护范围的案件,专利局从一开始就不应授予专利权,在其获得授权后,本应通过一次无效审查程序便得以宣告专利权自始无效,却由于案件自身以及我国专利无效审查制度方面的原因,以典型的"翻烙饼"的方式,游走于"有效"与"无效"之间。历经九年四次无效程序,先后引发了专利侵权及无效诉讼案件多达二十余起,涉及到最高人民法院及北京、福建、浙江等多个法院的多个审判庭的数十名法官及其他办事人员,专利复审委员会多个合议组的多名审查员,多家律师事务所的数十名律师,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占用了大量的司法审判资源。本案为我国的专利制度敲响了警钟,如何避免此类案件继续发生,本文将就由此出发,对我国专利制度进行反思,为我国专利制度特别是专利无效审查制度完善提出合理化建议,特别是从解决"循环诉讼"和专利无效程序中典型的"翻烙饼"问题1出发,对知识产权法院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历史、理论和现实三个角度就专利制度对于创新的作用进行论述,并为完善我国创新激励制度提供参考意见。专利制度对创新的作用因所属行业、创新类型和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专利保护强度的选择取决于多种关系的平衡,最优的创新激励制度应当是一个多种市场策略和政策工具混合的互补系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技术外部商业化逐渐引起学术界关注。本研究基于情景视角,探讨技术外部商业化产品导向战略收益的影响因素及可能存在的中介作用。通过对142家创新企业的问卷调研和实证研究表明,专利制度与技术外部商业化的产品导向收益存在正向相关作用,相对专利位势在此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技术动态性与技术外部商业化的产品导向收益存在正向相关作用,相对专利位势在此过程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最后,探讨了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指出了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