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教育   63篇
科学研究   9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作为享誉国际的数学家和华人数学界的领袖人物,哈佛大学数学系讲座教授丘成桐日前在上海指出:“中国的科研学术界目前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不改变这种局面,自主创新就没有希望!”  相似文献   
2.
庞加莱猜想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歌德巴赫猜想,陈景润并没有完成哥氏猜想,但现在,中国科学家在庞氏猜想的证明上或许已经登顶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正数学家丘成桐曾对数学这一学科有过这样的评价:"数学一点都不枯燥,多姿多彩;数学的能力很大,能够让表面上不是很相同的东西联系起来解决,有时我自己也惊讶数学有这样一个伟大的推理的力量。"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时候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把前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并不能体会到数学所具有的"伟大的推理的力量",反而更多的时候会觉得数学是枯燥的、是"难学"的。因此我们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更容易,变得"好  相似文献   
4.
2008年3月26日,以著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教授命名的"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在北京正式启动。该奖项由泰康人寿提供资金支持,以打造中国的"西屋奖"为目标,是第一个面向全球华人中学生的奖项。"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的评审委员会由海内外权威性极高的著名数学家组成,由丘成桐教授亲自担任主席,成员多  相似文献   
5.
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博士表示认同“三三四”学制的大方向.并相信它可改变现时大学生欠缺大学生活、少与教师交流的情况;不过,对通识教育科他持保留意见.并忧虑学生在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情况下.这个学科反而会使他们日后的学习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6.
“中国很多高校唯利是图,就是看钱,看经费,真的研究成果从来不在乎”、“用金钱名利来引诱人的事情做多了,名教授也好,院士也好,也都不觉得羞耻”、“在中国还有一个现象是,先当校长再当院士,而不是先当院士再当校长”、“要公平,全世界都在这么做,但中国不愿意做,不做,因为不愿损害既得利益”、“说北京大学40%的引进人才都是海外的,你去美国调查一下,我担保大部分是假的,反正不是他的钱,是国家的钱”……现任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丘成桐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语出惊人,炮轰中国高校教育(7月10日《南方人物周刊》报道)。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周刊》2010,(6):12-12
华人数学家丘成桐最近接到通知,他将获得有数学家“终身成就奖”之称的沃尔夫数学奖。2010年沃尔夫奖颁奖典礼定于5月13日在耶路撒冷举行,丘成桐将与美国数学家丹尼斯·沙利文分享这笔10万美元的奖金。 丘成桐至此已经囊括数学界两大最高奖项。早在1982年,他就获得40岁以下数学家最高奖——国际数学联盟菲尔兹奖。  相似文献   
8.
丘成桐(Shing—TungYau)著名华裔数学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及多个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曾获得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有数学家终身成就奖之称的以色列沃尔夫数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克拉福德奖等数学界顶级荣誉。  相似文献   
9.
端木 《今日教育》2005,(9):38-39
《中国青年报》发表数学大师丘成桐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否定性评论之后,又刊登了一些讨论“中美基础教育孰强孰弱”的文章。与此同时,搜狐网站也为此设立了一个讨论专题,讨论帖子近千条,可见这是一个引起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有3526名网友以自己的判断投票:其中认为中国基础教育较强的占15.8%;认为美国基础教育较强的占63.2%。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文汇》2005,(2):10-10
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近日对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发表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成就不了数学大国梦,而让孩子多看几本名人传记,对于培养他们学习数学和其他基础科学的兴趣则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