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3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6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田金洲是我国中医药界唯一一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老年神经病学专家。这项中医药界“唯一”的荣誉获得者的成功不仅是对不博大中医理论的游刃有余的透彻理解,更重要的是来源于他对在国外与国内之所学融汇贯通。多年的辛苦耕耘,在中医药学和西方医学之间,田金洲用自己的努力建造了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3.
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尿浊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历代多以阴虚燥热立论.近年来,随着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脾虚论、肾虚论、气虚论等新观点颇受青睐.血瘀学说普遍重视,并广泛用于临床,极大的丰富了消渴的病因病机学说.综观消渴病的诸多治法,有养阴、清热、温阳、补肾、益气、健脾、活血化瘀等,这些治法的应用均取得了一定疗效,而从痰湿论治的并不多,究其缘由多囿于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之论而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4.
现代中医学研究发现,肝脏与运动性疲劳紧密相关。已有诸多学者指出,运动性疲劳的整体功能状态改变.有赖于五脏的共同调节,在五脏中肝居于核心位置。五脏中与运动性疲劳有直接与间接关系较密切者,当首推肝脏,疲劳产生的根本在肝的调节功能失常。本文较全面的综述了中医肝脏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旨在为运动性疲劳的中医理论研究、中药消除运动性疲劳以及提高机体运动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脏腑互相关系的学说。经络学说不仅是针灸学说的理论核心.而且是推拿、气功等科学的理论基础。它的形成和发展与针灸、推拿、气功有着密切关系。它几千年来指导着针灸及其他各科的临床实践。所以《灵枢·经脉篇》曰: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相似文献   
6.
7.
按“黄帝内经”和中医理论,2014年足甲午年,上气太过,灭寒地湿,病邪以寒湿之气为主,易致全身关节疼痛,腹泻溃疡,阳气不得升发.郁结体内.出现食欲不振、胃胀反酸、肠炎、溃疡、痔疮等疾病。湿气寒邪阻阳气,滞留在皮肤里会出现皮肤病.此时不治.此后再调理就比较难了。  相似文献   
8.
“一喷二泡三呵护”是什么?灸疗液喷敷,周身通泡足粉泡脚,脾胃慷口服。“一喷二泡三呵护”能治啥?皮肤过敏、湿疹、风湿骨病、心脏病、高血压、腿足常见病、胃病、肠炎、脾虚、脾湿、口臭、便溏、便秘(需个别调理)等。直接的作用有养皮肤、强筋骨、燃脂肪、除湿毒、固元气、气血流、营卫昌。“一喷二泡三呵护”神在哪?不去医院,随时随地使用,每天不到10元钱,当天即见效!“一喷二泡三呵护”是北京郑氏润慷生物医药研究院独创绿色养生方法,依据中医理论,多种中药萃取,无激素、无毒副作用,愈无数病患,很多人成为经销商,不但治好了病,还找到了发财门路。  相似文献   
9.
养生茶座     
《健身科学》2014,(10):64-64
写在前面 深秋季节天气转凉,中医理论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所以养生应以保养阴精为主。饮食上要滋阴润燥,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此外还要多饮水,减少节气造成的干燥之气。秋季锻炼时,要遵循“春捂秋冻”和“耐寒锻炼从秋始”的规律,注意随温度变化增减衣物。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有很多,患者在治疗的同时,不要忽视自我保健的作用。中医自古就比较重视运动疗法,从华佗创制五禽戏到现代流行的八段锦,都是根据中医理论创制出的运动养生方法。其实预防高血压也有一套简便易学的降压操,坚持练习可以取得不错的保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