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40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诚 《天津档案》2007,(5):3-44
张锡钧(1899-1988)教授,天津市人,中国生理学的主要奠基者,长期领导并发展中国实验生理学。他曾任北平协和医学院(后曾改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理学系主任,并兼任教务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生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等一系列方法被相继用于肿瘤的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为诸多患者带去了健康和欢乐。然而,着眼未来,我们却很无奈地看到,仍有大量的肿瘤患者面临着病痛和死亡的考验。“从免疫的角度研究如何控制与治疗恶性肿瘤,是一条全新的途径.值得我们深入地探索下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张友会研究员如是说。  相似文献   
3.
当著名科学家、医学教育家、泌尿外科专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第二届会长吴阶平同志因病于2011年3月2日在北京逝世的噩耗传来后,各级各类老科协组织无不悲痛万分。吴阶平同志是九三学社的杰出领导人、第八届、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第九届、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十一届荣誉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第二届会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本期我们发表了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会长程连昌撰写的忆文《科技巨擘风范永存——悼吴阶平同志》,以及多篇怀念吴阶平同志的纪念文章,愿化为一支支素绢,声声泪,字字泣,去缅怀吴老昔日所作出的杰出贡献。——编者  相似文献   
4.
刘玉琴,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生。1988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疗系英语医学班,获医学学士学位。分别于1991年、2001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起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病理室、细胞中心工作,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相似文献   
5.
肖培根,药用植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中心主任、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咨询团顾问。1994年当选国际传统药物学会主席,曾任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6.
《继续教育》2014,(7):F0003-F0003
正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我国最早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设立护理本科教育的重点医科大學。是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创办。中国医学科学院(下称医科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院校六所直属医院(北京协和医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肿瘤医院、整形外科医院、血液病医院和皮肤病医院和一所共建医院(北京天坛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学术水平高,是闻名国內外的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服务体系。院校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和科研队伍,从事临床医疗专业八年制本科生和护理专业本、专科的教学工作、承担临床各专业、医学基础及应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并担任了部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7.
她,笑容慈祥,言谈甚健,从外表看去和其他同代人没有什么不同,但眉宇间却流露出一种只有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才会有的神致,与医药事业几十年的不解之缘,使她秀出于同时代的女性。这位老人,就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原副所长鲁桂琛教授。  相似文献   
8.
闻玉梅院士     
《中国研究生》2008,(6):1-1
闻玉梅1934年出生,湖北浠水人。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同年被录取为上海第二医学院微生物免疫学研究生。1965~1964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免疫系进修。1980~1982年赴英、美肝炎病毒研究机构深造。历任上海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任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开放实验室主任,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9.
胡卓伟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特聘教授和中南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班,随后在湖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从事临床工作。1985年到美国加州大学作博士后访问学者。1987年进入斯坦福大学继续临床药理博士后研究。1988年考入斯坦福大学分子细胞生理学专业博士班,1992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92—2003年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工作并于1995—2003年担任美国辉瑞制药公司临床前研究顾问。现已发表研究论文数十篇,参与编写英文《分子生物学方法》、《药理学》、《临床药理学》、《受体药理学》和中文《组合化学和新药筛选》、《当代药理学》、《药理学方法》和《组织纤维化疾病的中西医治疗》等专著和教科书八部,并与其他合作者有六份专利申请,分别涉及抗病毒、抗肿瘤、抗组织纤维化、和抗心血管疾病化合物、复方和生物制剂,正在中国和其它国家专利局待批。  相似文献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我所科研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是以开展医学基础理论研究为主的基础性科研机构。从1986—2003年我所争取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总计316项,获资助总金额超过5000万元。其中,“八五”期间(1991—1995年)累计获资助94项,“九五”期间(1996—2000年)累计获资助85项,“十五”前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