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篇
教育   106篇
科学研究   25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谁主张谁举证"规则.这个规则包括原告对其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进行举证和被告反驳原告诉讼请求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两个方面;败诉责任由举证不能或不足者承担.现以与出版界密切相关的著作权侵权诉讼为例,进行阐释说明.  相似文献   
2.
举证时限制度的建立,使负有证据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逾期举证的情况下回承担证据失效的法律后果,这促进当事人积极举证,有利于程序公正的实现和诉讼效率的提高。在举证时限制度问题中,诉讼请求的增加,变更以及反诉的提出,新证据的界定,申请鉴定等都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作为家庭暴力主要形式的虐妻型家庭暴力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侵犯妇女合法权益,破坏社会稳定和发展,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虐妻型家庭暴力的特征、成因、预防与对策等方面谈了一些拙见,以期人们从法律、社会、心理各层面对受害妇女给予更全面、更具体、更适当的协助.以期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4.
我国《合同法》首次明确规定了表见代理制度,但《合同法》与《民法通则》一样,都没有明确规定表见代理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而相对人在表见代理中享有着与一般代理和无权代理相对人不同的待遇.文章探讨和分析了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为健全我国表见代理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已于2002年4月1日开始施行,该规定正式确立了我国举证时限制度,它标志着我国从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到证据适时主义的转变。文章从举证时限制度的必要性,其立法构建,逾期举证法律后果以及适用举证时效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是《今日科苑》杂志的忠实读,看了你们最近几期的法律解答,受益匪浅。前不久我医院被药监局处罚了20万元,我对此不服,提起了行政诉讼。在开庭过程中,被告举了大量的证据,既有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还有录音录像,弄得我措手不及,结果我由于没有充分证据而败诉了,对此我非常气愤,我不知现在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类比论证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与跟它有某种相同特征的事物进行比较类推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在数学教学中,不需要严格的论证的“类比思维”方法也是解决新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类比思维让学生充分开拓自己的思路,运用已有熟悉的知识、方法、经验或技能对陌生的不熟悉的其他相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对我国有限的驰名商标加强保护力度已成为业务之争。其保护方法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的驰名商标制度,尽快制定一部专门保护驰名商的单行法规,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维护商标专用权有机结合,建立一系列扩大保护措施,从而实现对驰名商标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9.
新闻名誉侵权中"真实性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名誉侵权是新闻侵权最常见的形式,而在新闻名誉侵权诉讼中,新闻媒体要想胜诉,往往要求助于对自己所传播信息的"真实性证明",因此"真实性证明"成为许多国家解决新闻名誉侵权诉讼的基本抗辩理由.但对于"真实性证明"问题的认识和司法实践,各国的表现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一篇新闻中报道的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侵犯WCDMA标准必要专利案为引子,引出一种观点:原告的专利纳入标准,被告的产品符合或应当符合该标准,则必然侵犯了原告纳入该标准的专利权.如果法院认同该观点,则可以径行作出判决,并将大大减轻原告的举证责任,降低了证明标准.结合国内外几起典型的案例分析专利侵权诉讼案件涉及标准时的举证责任的情况,得出以下两个观点:①不应简单的以被控产品符合标准,专利纳入标准而直接推定产品构成对专利权的侵犯;②当被控侵权产品落入标准的范围,同时标准落入专利权的范围时,才可以推定被控侵权产品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