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0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当道教武术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的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武当道教武术形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武当道教武术是在武当山这个特定区域内,由武当山地区远古猿人狩猎搏斗技能、冷兵器战争搏击技能所形成的武当山技击武术的生存需要,与武当道教宗教法式活动等的需要而产生、形成的一个受武当山社会环境影响、寓武当道教文化的一个武术派系.  相似文献   
2.
现代武术的三次革命与概念嬗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战争中走来的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数千年的哺育之下,逐步由野蛮、血腥的搏杀格斗技术,演变为文明的体育文化形态。体育属性的凸显,为告别冷兵器时代的武术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武术由技击到体育的转变,带来了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武术是什么?这一武术理论研究中最基本的概念,在建国后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却经历了数次波折。回顾人们对武术概念的认识可发现,观念的变革与概念的嬗变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清末时期火器的广泛使用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初步分析了从冷兵器时代传统的军事作战方式对武术的依赖到火器的广泛使用对军事武术的强烈冲击,以及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致使武术逐渐从军事武艺向竞技化道路过渡,清末时期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推动了武术向国际化方向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说刀     
刀,是一种冷兵器。据我所知这种可刺可砍的兵器的历史绝没有他的同宗——剑——那样悠久,其文化底蕴更没有剑丰厚。我听说三尺剑,五车书,十年磨一剑,而跟刀有关的是磨刀霍霍一类。即便如此,我也想说说刀,  相似文献   
5.
找不同     
《小火炬》2014,(1):60-61
盔甲,是冷兵器时代头部和躯干各部位防护装具的统称。它基本上分为护头的盔和护身的甲两部分。早期,人们用兽皮、柳条、有垫衬材料的布套、木头等固定在躯干上用以防护兵器的攻击。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逐步出现了皮盔甲、  相似文献   
6.
很小的时候,我就从课本里知道在西方有个叫堂吉诃德的人很可笑,他异想天开地做着骑士梦,把乡村饭店当成城堡,跟风车搏斗。老师对我们说,他是不切实际的代表人物,我总记得这句话。长大了才知道,如果骑士梦可笑,那么我的武侠梦呢?金庸的作品被一拍再拍,穿越和玄幻小说热潮不退,而网络游戏更是寄托了我们对冷兵器时代最具体化的向往。而我的愿望……我自幼深受香港黑帮片的影响,想成为旺角的飞车女郎,穿着桃红色衬衫,终日无所事事地坐在街头看天看地、看云看人,  相似文献   
7.
李娜 《语文天地》2015,(1):18-19
《断魂枪》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是老舍写得很精彩的短篇小说,小说讲的是三个拳师的故事:一个是沙子龙,保守愚顽,会六十四路断魂枪,威震西北,没遇见过敌手;一个是沙子龙的大徒弟王三胜,鲁莽气盛,一身武艺,只能去摆场子、混日子;一个是孙长者,武林名家深藏不露,刚直锐进。三个人物性格各异,反差极强,练武之人给人印象...  相似文献   
8.
胡兴军  白木 《精武》2004,(1):26-27
花纹刃(剑)是采用中国两千多年前之传统铸刃(剑)工艺,即用多层钢铁和备用钢料,经反复折叠、锻打、烧炼,才具备刀刃(剑)的硬度和韧度,这就是俗话说的“百炼成钢”。而经过百炼和特殊铸造工艺处理以后的青铜或钢铁,会形成千奇百怪的花纹,如高山,如流水,如龟裂,如鱼肠,由于每一把刀剑的锻造过程都不一样,形成的花纹也形态各异,绝不重复。《吴越春秋》及《越绝书》记载的龟文、缦理、流水、芙蓉、深渊、高山、大川、流波、冰释等纹样,汉代人叫它松纹剑及蟠钢剑。  相似文献   
9.
乔汉 《武当》2014,(2):36-37
很长时间以来,在中国武术文化界存在着武术去“武”化的两种现象,一种是文的,说文解字把“武”字解释为“止戈”;一种是实践,把武术作为一种健身操,虚练套路,追求动作高、美、难,亦或是像京剧中的武打比划,谈起武术的实战性,只言我们追求的是养生,现在不是冷兵器时代,或者是我师父、我师爷当年功夫如何如何,而内家拳派习练者,常挂在口头上的是张三丰创太极拳,“欲令天下众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击之末技”。  相似文献   
10.
肖春明 《精武》2006,(3):52-53
它是我国冷兵器时代的产物,创制于西汉初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苗刀刀身修长,约五尺(刀身长3.8尺,刀柄长1.2 尺,故又称五尺刀),兼有刀、枪两种兵器之特点,既可长兵短用,也可短兵长用;既能发挥远距离的单手擦刺,又能体现短距离的双手劈砍。其刀法朴实,势法精练,剽悍雄健, 灵活多变,用于克敌制胜,威力极大,非一般兵器可比。故中国历史档案馆保存的重要资料《苗刀考证》中这样写道:“苗刀用以冲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