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9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乃至史书、野史笔记,透露了中国古人把异国人看作鬼兽的传统认知模式,对于海外人们“非人类性”——“兽性”的着意强调。中国古代关于海外世界的叙事描述,小说、正史、野闻之间互动互渗,迎合“华夏中心主义”的优越感,强化了华夏民族自我封闭的文化模式,一定程度上延展、催化了明清小说叙事中的神秘崇拜。  相似文献   
2.
家家都有个小篱笆,小篱笆标示着内外有别,也告诉外人“非请莫人”。 每家的篱笆虽大小不一,疏密不同,但篱笆里面都有主人不愿示人、不便示人、不能示人的东西,这些东西上都盖有个人隐私的戳记,只要不违法,便受着法律的保护,外人不但触摸不得,连窥视也是不容的。  相似文献   
3.
《桃花源记》的确不失为一篇绝美的文字,从历届中学生对其喜爱有加的表现上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但是却有个小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因为我教了十几年的语文课,中间经历了几次教材的改版,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问题出在《桃花源记》一文的“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的解释上,按照课文注释的解释,“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按照教学参考书的解释,此句意为“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4.
外人在华中文大报实现由外人所有到国人所有的转变,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试图在报纸客体的外人主体和国人主体两个层面上从经济、政治、文化等三个角度予以探讨,以揭示其转变过程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我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对我的教育很传统。虽然从来没有给我施加过压力,家里也很自由民主,但他们和当时大多数的中国父母一样含蓄而内敛,不喜欢用语言来表达对子女的爱,从不说“你真棒”或者“你真了不起”,也不会主动在外人面前夸奖自己的孩子。他们对子女的言行规范得最多,责  相似文献   
6.
7.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相似文献   
8.
9.
学界对《桃花源记》中"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的解释,一直争论不休,未有确论.《桃花源诗》中也有"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一句.文章检视各家意见,试图在分析讨论前说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更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朱新颜 《现代语文》2010,(5):125-126
本文通过分析《三角洲婚礼》中的人物罗拉·麦克雷文的年龄和身份,洞悉韦尔蒂设定故事背景时间和地方的用意,破解韦尔蒂给美国南方人和读者传递的人生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