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化学溶剂法从大豆磷脂中提取得到了粉状精磷脂,研究了萃取溶剂用量,萃取次数,萃取温度对粉状精磷脂萃取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
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不同含量维生素E(VE)和维生素C(VC)对大豆磷脂脂质体(SPL)的抗氧化作用以及VC和温度变化分别对VE抗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VE可明显抑制SPL的氧化,含量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大量的VC虽然可以起抗氧化作用,但当加入少量VC时在铁离子存在下却可起到促其氧化作用。VC的存在对该体系VE的抗氧化作用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升温有利于SPL的氧化。  相似文献   
3.
黄豆中含有丰富的钾元素,每100克黄豆含钾量高达1503毫克,比很多蔬菜、水果的含钾量都要高。长期服用含利尿成分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经常吃点黄豆,对及时补充体内钾元素很有帮助。黄豆中的蛋白质和豆固酸能显著改善和降低体内的血脂和胆固醇,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等成分,对保持血管弹性和防止脂肪肝形成也具有很好的作用。但是,高血压肾病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单因素试验研究大豆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的固定化工艺以及固定化PLD催化合成大豆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 PS)的最佳工艺。方法:首先通过非极性溶剂辅助St9ber法制备纳米级介孔二氧化硅作为固定化酶的载体,通过吸附-沉淀-交联方式将PLD固定,单因素试验优化固定化条件,并对固定化后的PLD进行结构表征和热稳定性及贮存稳定性研究;然后利用固定化PLD以大豆卵磷脂和L-丝氨酸为底物催化合成PS,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合成工艺;最后对固定化PLD的循环使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非极性溶剂辅助St9ber法制备的介孔二氧化硅BET比表面积为948 m2/g,气孔体积为1.35 cm3/g,孔径为8.20 nm,平均粒径为335.10 nm,扫描电镜确定载体的形貌为近球形结构;当加入5.00 mL乙醇、1.00 mL酶液(温度为35℃、pH为6.50)、0.40 mL戊二醛时,固定化PLD的相对酶活达到最大值(88.39%±1.00%),蛋白固定化率为80.76%±1.30%;70℃时游离...  相似文献   
5.
在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中,"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喜获二等奖。作为这一项目的第一完成人,去年因"大豆磷脂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江连洲再次获得这一殊荣。用15年的时间从改良大豆品种、开展精深加工研究到推动我国大豆产业的进步与发展,其中艰辛一言难尽。一项技术意味着让一个产业再度兴旺,在江连洲和他的同事们眼中,能把全身是宝的大豆变成老百姓喜爱的食品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奖励。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巧克力中单独及复配添加大豆磷脂与聚甘油蓖麻醇酯,研究乳化剂对巧克力黏度、硬度、色度及熔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0.4%的聚甘油蓖麻醇酯比大豆磷脂更能降低巧克力酱料的黏度、巧克力的硬度及表面亮度和白化指数变化率,大豆磷脂与聚甘油蓖麻醇酯复配使用效果更佳,其中,添加0.1%的大豆磷脂与0.3%的聚甘油蓖麻醇酯可显著降低体系黏度和硬度,延缓巧克力表面起霜。  相似文献   
7.
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的分离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磷脂中含有19%-25%的磷脂酰胆碱。本研究了从大豆粗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的分离工艺,得到了最佳的分离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
在今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中。“大豆磷脂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项目获得201og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回望我国磷脂产业的发展历程便会发现,这一荣誉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