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8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灯光的布光方法和技巧,以及灯光创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艺术修养、审美观点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宗书廷 《中学文科》2006,(12):90-90
中学语文教学中包含着许多审美教育的内容。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丰富的美育知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陶冶其情操,提高其文学修养。  相似文献   
3.
<正>一般来说,文学鉴赏的意义可从两个方面来看:其一,主要是把各类文学体裁的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发现并概括作品的美感因素,理解、判断、欣赏其作品的内容,进而赏析、评价语言特色等。其二,根据学生自己生活经验,思想情感以及审美观点在作品中所提供的艺术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即完成"各以其情而自得"(王夫之语)的过程。这种过程是读者在前者的基础上所进行思维活动的一种积极的体验和认识。文  相似文献   
4.
周荣方 《今传媒》2007,(1):60-60
在现代社会,广告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叫卖行为,它在传递商品信息的同时,也在传播着审美观点和文化内涵,广告的影响已经不仅仅在经济领域,而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正>审美教育,即美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和科学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的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强烈浓郁的抒情色彩和优美深邃的意境,无不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和文体结构的  相似文献   
6.
美是人类在改造和征服自然的劳动实践中所获得的自由。让受教育者获得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一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那么,数学教育之中的美在哪里?如何在美的怀抱中进行数学教育呢?  相似文献   
7.
美术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以来,要求美术课堂教学要以创造力培养为中心,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品质,必然要改革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遵循改革的精神,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生活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让他们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学校要造就合格人才,美育是不可缺的,各学科教育教学都应认真实施美育。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美育,是通过具体的行为示范、言语交谈、知识传授使学生对形体美、运动美、精神美等方面进行直接的观察、认识和理解,让身心受到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宗明霞 《考试周刊》2011,(52):237-238
当今社会,各种审美观点融合交汇,"伪娘"是一种现象,一种凸显自己特立独行、为引起别人关注的一种现象,只要不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这种存在就无可厚非,谁也没有权利指责,毕竟如何展示自己是个人的自由。但是现在很多父母对“伪娘”却心存忌讳,生怕自己的宝贝被套上“伪娘”的帽子,在这里我们不对“伪娘”这个名词加以褒贬.但是对于这种现象.现代年轻的父母应该深思“性别意识培养”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教师的素质与教学效率密不可分 (一)关爱学生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它除传递知识.提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之外.还担负着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使其建立健康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正确的审美观点等职责。同时.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教师必须经常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