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8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成为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作为地处西部地区的贵州而言,小康程度如何?与全国小康水平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怎样加快贵州小康建设的步伐?章文对此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产业结构演变与恩格尔定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尔定律是描述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它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演变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衡量“小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就不同生产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演变过程,通过分析、研究恩格尔定律的发展趋势,提出该定律的局限性,为某地区是否达到“小康水平”做出正确的甄别,  相似文献   
3.
《信息系统工程》2003,(4):42-42
佛山经济基础雄厚,工业发达,八十年代末佛山就已成为全国14个率先进入小康水平的城市之一,新启动的佛山市人民政府网(www.foshan.gov.cn),以明确政府职能,坚持政务公开,激励各级部门恪尽职守,发挥双拥模范作用,展现城市风貌,介绍招商引资环境。服务城市生活、提高旅游服务、加强政群关系紧密度和透明度为导向,与其它四网(电信网www.foshan.gd.  相似文献   
4.
方辉 《科协论坛》2006,21(2):18-20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已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但如何了解我国公众的精神生活状况,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正是在这种基础上产生的。  相似文献   
5.
林亚冰 《教师》2014,(16):21-21
正1979年我国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此后出生的子女成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简称"独一代"),时隔三十几年,独一代已进入了工作、婚育的阶段。据不完全统计,未来十年,我国将面临"独一代"养育"独二代"的新家庭超过千万,形成了"独一代"遭遇"独二代"的局面。"独一代"如何养育"独二代",幼儿园又如何应对由此产生的新问题?一、"独一代"父母的特点(1)"独一代"父母学历高,注重幼儿教育。"独一代"的个性鲜明,在教育幼儿上有独特的见解。80后父母比自己的父辈更加要求幼儿优秀。自实行经济改革以来,我国大部分家庭进入了小康水平,同时科教兴国的声音愈来愈强,父母都认为只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立足社会,"独一代"在教育资源充足,父母重视教育中完成了学业,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个新的奋斗目标。这一奋斗目标的提出.对于加强认识,全面理解邓小平小康理论的精神实质,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未来与发展》1995,16(4):45-46
中央教科所教育战略规划与政策研究室主任薛焕玉同志最近完成了《小康与教育发展——关于中国城乡实现小康与教育发展关系的研究报告》,我们认为研究报告中提出了不少值得各级决策者一读的理论思考和观点。现将该报告的主要内容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罗进尧 《大观周刊》2011,(18):165-16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从总体上已经进入小康水平。但相对于全社会的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还相当滞后,传统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很大一部分农村仍然使用传统的生产资料.生产力没有得到根本的解放。由于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的收入水平难以提高,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来的奋斗目标。要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小康水平,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目标是宏伟的,也是能够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家是让老师在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养、家庭经济状况和人文气氛等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但目前家访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家访率下降。其一是教师收入偏低,有些老师为了尽早让生活步入小康水平,忙于为学生补课。无暇顾及家访;其二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他们把大量时间用于提高业务水平和提高学历层次上,无时间进行家访;其三是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学压力大,加之家务劳动的繁重,对于家访心有余而力不足。二、家访形式发生变化。家访本应是老师上门与家长共同商讨学生的教育问题,同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等,但现今家访形式却发生了质的变化,老师主动上门变为了老师电访和家长校访、拜访。三、家访内容发生变化。由于教师家访次数减少,只有当学生出现大的违纪问题或屡教不改时老师才会主动家访,此种应急性家访一般又有其针对性(主要针对的是后进生),于是家访内容有时也就会不自觉地由了解转变为告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