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咎辞职难在何处?最近,大连市委组织部制定了《大连市党政领导干部辞职试行办法》,其中规定了领导干部引咎辞职的10种具体适用情形。此前,其他一些地方也出台过类似规定,要求那些不适合继续为官作宰的人引咎辞职。有人据此认为,这样的规定为官员引咎辞职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参照,可以敦促乃至强令符合引咎辞职条件的官员“对号入座”,引咎辞职可望不再成为难题。  相似文献   
2.
法治政府应该是一个责任政府,一个能够接受公众问责的政府。责任政府是依法治国的必然选择。如果政府和公务员不能承担责任,那么建设法制政府就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3.
引咎辞职是指公务员对其没有做好的工作(不作为)而造成的损失和负面影响,主动承担责任的一种自责行为。与免职、撤职等行政处分不同,“引咎”出自公务员承担责任的自觉,即在还没有构成法律责任的情况下,承担道义和政治责任的主动请辞行为。因此,对公务员来说,引咎辞职也意味着一种勇气,一种品行,一种为官一任的职业道德(“官德”),和处分和惩罚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4.
“我就是‘深猴’”,当91岁的美国原联邦调查副局长费尔特站出来宣布这一消息之时,世界为之震惊。发生在1972年-1974年间的“水门事件”,使尼克松成为美国历史上惟一引咎辞职的总统,他指使下属在民主党总部安置窃听器的举动,最终在弗尔特的举的和《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之下彻底败露。  相似文献   
5.
引咎辞职制虽然是一种政治制度、行政制度,但其本质上是一种制度伦理,是一种道德自律行为,其行为过程蕴含并体现了公正性、效率性、民主性、服务性等道德精神。这几种道德精神体现了权力与利益复杂关系在引咎辞职行为中的价值诉求,是由引咎辞职行为的公共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科教文汇》2005,(8):i0021-i0021
实施办法指出,领导干部对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严重违纪违法知情不管,造成恶劣影响的,要承担责任,并依程序引咎辞职。在工作中,因“疏于管理监督,致使班子成员或者下属中连续或者多次出现严重违纪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7.
被视为菅直人首相强有力接班人的48岁外相前原诚司,被"无情"的在野党挖出他曾在去年4月接受外国人"政治献金"5万日元(约3989元人民币)的丑闻。在短暂的两天考虑后,他鞠躬谢罪,称以辞职承担责任,还日本形象和声誉一个清白。前  相似文献   
8.
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作为责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公务员引咎辞职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公务员法》对引咎辞职制度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使得政策性规定成为重要实施依据,需以立法形式完善《公务员法》相关规定及配套法律,明确其主体、条件、程序、引咎辞职后的人事安排、监督机制等内容,使其向程序性问责转变,并借鉴西方国家培养以责任意识、民主法制观念为核心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9.
10.
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它的建立有利于建设责任政府、加强官员责任意识。引咎辞职是"有咎"的领导干部主动承担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他们自责、自咎的一种行为。但引咎辞职制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出现有咎不辞、总体执行较难等现象。因此,必须全面完善引咎辞职制度,构建切实可行的问责体系,以加强和完善对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