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扬子 《今日科苑》2004,(6):10-11
1992年6月6日,全世界都播发了这样一条消息:中国大陆杰出遗传学家谈家桢等6位科学家携夫人启程转道香港访台,这是首批访台的大陆杰出学人。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高能化学激光的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张存浩院士,在60多年的科研生涯里三次转行。他始终坚信,因为国家有需要,搞科研等不得,也等不起。他就像是一位一直在和时间赛跑的人,从未停止过挑战的步伐。张存浩1928年生于天津,祖籍山东无棣,1948年赴美留学。1950年,22岁的张存浩放弃在美国攻读博士的机会,毅然回到当时条件十分艰苦的祖国。  相似文献   
3.
正20年前,国内除了教育部的跨世纪人才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优秀中青年计划,几乎没有人才类项目,而且资助强度都较低。陈章良先生向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建议设立"总理基金",设想在50个领域各支持两名科学家,每个人50万元,几年之后就可以培养出一批人才。时任基金委主任张存浩先生带领全委积极响应,果断承接了这项任务。随后,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由基金委负责管理,额度60万元,相当于当时一般面上项目资助额度的10倍以上,支持力度是空前的,在科技界引起很大轰动。  相似文献   
4.
《科学中国人》2018,(4):5-5
《科学中国人》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高级科普杂志,以"弘扬科学精神,倡导人文关怀。促进学术交流,传播文化知识,以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为己任,为科教界人士提供服务"为宗旨,报道权威,思想深邃,风格严谨,深得社会各界高级知识分子的关注,在两院院士中有着良好的口碑和很大的影响。本刊先后报道了吴孟超、袁隆平、张存浩、王小谟、孙家栋、王德民、杜祥琬、  相似文献   
5.
刘莉 《发明与革新》2014,(3):32-33,1
张存浩先生在物理化学界受尊敬的程度在整个会议期让都可以感觉出来。有的人虽然也很重要,也身居高位,但不见得能够得到同样的尊敬。”  相似文献   
6.
《今日科苑》2015,(12):17-18
国际永久编号第31230号的小行星,如今有了新的名字——"屠呦呦星"。4日下午,五位科学家的小行星命名仪式在京举行,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谢家麟、吴良铺、郑哲敏、张存浩的名字,被写上了浩渺星空。屠呦呦因身体原因并未出席命名仪式。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  相似文献   
7.
高兴周 《考试》2014,(4):55-59
<正>一、背景材料2014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奖励大会上,2013年度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纷纷揭晓并颁奖,本年度共授予10位科技专家和313个项目国家科学技术奖。著名物理化学家张存浩,"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院士,共同荣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此前已有22位著名科技专家先后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