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3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嘉莉妹妹》是美国自然主义作家德莱塞的作品 ,从对其内容及人物之间关系的剖析中 ,读者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 19世纪末美国社会尔虞我诈的现状以及人们为实现美国梦想不惜采取卑鄙手段达到目的的残酷现实  相似文献   
2.
德莱塞的自然主义作品多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悲剧命运,它展现了人类被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所异化后的悲惨遭遇.异化,是指社会、他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人本质的改变.本文将以德莱塞的小说《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为文本,分别从人异化于社会和他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及人的自我异化角度探讨异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德莱塞认为珍妮与白兰德、雷斯脱之间的爱情是真挚的,不存在着不道德的问题,但却是悲剧性的,他们的命运被环境所左右,从而宣扬"德莱塞式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4.
德莱塞的“欲望三部曲“通过弗兰克这一人物一生的商场和情场的经历向读者展示了新时期一代巨人的崛起.通篇充斥着对女色和金钱的欲望,在三部曲中,女性的形象都是美丽的化身,这种描写是对女性的尊崇还是对男权的肯定?通过对作品中男性和女性行为和关系的分析,可以发现德莱塞作为作者和男人身份对创造作品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在学术界对德莱塞都有着这样一个较为普遍的认知:德莱塞,一位伟大的美国自然主义作家。由于作品中强烈的自然主义风格及作者本人对外宣称不信仰宗教,使得学界对于德莱塞的研究很少注意到其作品中的宗教意识。而我们细读德莱塞的每一部长篇小说就会感觉到,他的小说中或多或少地都渗透着宗教的情结。所以本文试图以叙事学这种在国内还较为新兴的、强势的研究方法为切入点来探讨德莱塞长篇小说中的宗教意识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6.
王爱军 《知识窗》2014,(23):37-37
西奥多·德莱塞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母亲靠替别人洗衣服养活了13个孩子,他时常挨饿受冻,有时候,他因为没有鞋穿而不能去学校.他在学校里拒绝阅读指定的功课,憎恨算术,并轻视语法.依照他的意见,应取消学校所有的语法课程与英国文学、所有短篇小说创作课程和一切新闻学校.他说:“作家绝不是这样造就的.”即使这样,他竟然还想当一名文字记者。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成功的男人,德莱塞的身后有一群女人。她们有的是德莱塞的亲人,有的则是德莱塞的情人。在德莱塞的生命中,她们有的扮演了重要角色,有的只是匆匆过客。  相似文献   
8.
王佳  郭坤荣 《新闻爱好者》2010,(10):142-142
美国小说家西奥多·德莱塞的《珍妮姑娘》讲述的是贫穷女孩珍妮在大都市中的遭遇。德裔贫民葛哈特的大女儿珍妮为人帮佣,与参议员白兰德相爱。不久,白兰德病故,留下一遗腹女。之后富家子莱斯特爱上珍妮并与之同居,但在婚事上一直下不了决心,其后得知珍妮身世更是未能迈过这道坎,并在家族的压力下与珍妮分手,重归上流社会。  相似文献   
9.
丁香  严文烨 《海外英语》2013,(23):209-210
西奥多·德莱塞既是20世纪美国文学中第一位杰出作家,也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嘉莉妹妹》是德莱塞的处女作,作者女性观的矛盾性在这部作品中也表现得最为明显。一方面他受当时盛行的女权运动的影响,力图把嘉莉塑造成一个打破维多利亚时期家庭天使形象的新时代独立女性;另一方面,他拥有自己相对独立主体和特殊经历,无法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和对新女性革命力量的恐惧。  相似文献   
10.
汉森是《嘉莉妹妹》中的一个小人物,是一个受环境影响,被生活打倒,性格扭曲、灵魂迷失形象。他与妻子的关系异常,与小姨子的关系以金钱为主导,与孩子的关系虽然甜蜜可人,但他的父爱却使他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而无处可逃,成为一个被伤害和扭曲的可怜人。而造成汉森悲剧的根源是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他自身性格的缺陷以及作者精神迷惘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