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与教育     
近些年来,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不少专家学者开出的应对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竞争的重要良方。培养创新人才、加强创新性人才培养等提法也不时出现在论文、巨著或政府文件中。教育真的能培养创新人才?学校真的是创新的源头?学校是如何培养创新的?又是谁来培养的?如果培养者要比被培养者更有创新或者至少是懂得创新的话,那么这些培养者是谁?他们又是谁培养的?在对这些问题得出恰当的结论前,  相似文献   
2.
胡剑 《中国档案》2008,(2):63-64
在卷帙浩繁的四川南部县清朝衙门档案中,刑房的诉讼案卷几乎占档案总数的三分之二。这些案卷有的非常完整,也有的残缺不全。最近,笔者在一份没有确切年代的案卷中,发现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相似文献   
3.
腐败是政府垄断租金的函数--兼论"发展-腐败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公务人员违反法定职责与社会其他人串谋瓜分政府经济租金的活动。政府控制经济产生租金,腐败是租金的函数:租金越大,腐败程度越高;公务人员的自由裁量权也加剧腐败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则起相反作用;法律纪律的惩处可以抑制但不能消除腐败。腐败与经济快速发展并存的现象为一悖论。经济发展高速期与转型期腐败活动冲击“恶法”而有促进经济效率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不道德的、邪恶的法究竟是不是法律?不同的法学流派的回答是不同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恶法和善法一样也是法律,即“恶法亦法”论;另一种观点认为恶法不是法律,只有善法才是法律,即“恶法非法”论。本文从“恶法非法”着手,旨在阐明“恶法亦法”的谬误,从而确立“恶法非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从1920年直皖战争结束到1926年奉系进入北京,李大钊领导国共两党北方组织联合北京自由知识界、国会进步议员发动了一系列游行、请愿活动,呼吁废止袁世凯时期颁布的《治安警察条例》等打压舆论、侵犯人权的恶法,并最终在国民军进入北京后取得了胜利。这是李大钊与中共党组织领导法制改革的成功尝试,也是中国法律进步史上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讨论“恶法亦法”这一法哲学观点的支持论点和反驳论点。“恶法亦法”观点主要来源于苏格拉底的申辩、哈特的“法律与道德相分离学说”、拉兹的实践哲学理论上的道德与法律的分离。“恶法亦法”面对的挑战主要是自然法学派的法律需要符合社会道德和理想;在我国“恶法亦法”面对的是中国社会的“常情”、“常理”的挑战。“恶法亦法”的最终问题是哈特提出的恶法是法但是我们不一定需要遵守,本文最后讨论这种论点的哲学根据。  相似文献   
7.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法理学史上至今没有定论的难题。自然法学认为二者存在必然联系,因此主张"恶法非法";分析实证主义法学认为二者无必然联系,因此主张"恶法亦法"。两家各有其片面性。道德与法律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共性在于它们都是关于社会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价值,道德是道德价值的道德表现形式,法律是道德价值的法律表现形式;区别主要在于法律有国家权力保障而道德则没有。道德与法律在社会中是一种交叉关系,既有相同的规则也有不同的规则,因此就会出现合法不合理或合理不合法的两难情形。在传统人治时代,由于二者都没有权威,对该问题的处理最终取决于统治者的意志;而在现代法治国家,法律具有至高地位,则应当在法律体制内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8.
恶法非法"与"恶法亦法"一直是法学理论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自然法学派认为道德和法律存在必然的联系,因而主张"恶法非法";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系认为道德和法律没有必然的联系,因而主张"恶法亦法"。从表面来看,两种学说的对立达到了极致。然而,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深入分析,两者并不矛盾,甚至存在理论的契合性。真正的良善之法,不仅要符合道德的要求而内容良善,而且要具备法律的外在形式。在现代文明的法治国家,出现合法不合理或者合理不合法的两难情形时,应当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衡平个案争议。同时,对不合理的法律适时修、改、废,使其成为真正的良善之法。  相似文献   
9.
这两位老师都很有想法,开始实施小组合作来管理班级的过程也很顺利,但是后面都出现了一些怪现象。两位老师都及时总结并做了反思,我很钦佩。看完后尚有几点疑惑或许可以帮助正在用小组合作来管理班级却陷入困境的老师们理理思路。其一,开始进行小组合作的目的是什么?在《怪现状》中老师跟学生解释的时候说"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增强大家的竞争意识,达到互帮互学的效果,我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实施班级自主管理",这样  相似文献   
10.
法治治辩     
本文主要探讨了法治与人治,立法与执法,良好与恶法,法治与变法等几个问题,办要对法治理解中的偏差 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