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4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39篇
教育   4137篇
科学研究   135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31篇
综合类   342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712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252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98篇
  2020年   322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398篇
  2014年   781篇
  2013年   448篇
  2012年   476篇
  2011年   422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395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学数学是向初中数学过渡的阶段,也是学生从简单的学习转向较复杂学习的必经阶段,因此小学数学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这一特殊阶段,为了让学生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深刻理解小学数学知识,我们需要采用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以及情景相融等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为以后的初中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3.
4.
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是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制度层面的重大创新。从系统角度提出对企业新型学徒制的认知,进而从企业视角分析开展新型学徒制的基本条件,并梳理实施前期准备工作,以期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献研究和实际观察的基础上,从观念的转变、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科教兴体”战略的实施、举国体制的完善、项目的布局等5方面概括和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充分反映了人们对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其中值得注意的一个新亮点就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道路则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客观要求。扬州市在发展中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市情,扬长避短,坚决同那种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工业发展成效的惯性行为彻底"决裂",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的概念、特点与功能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是特定历史时期内所实行的一种特殊的体育体制.这种体育体制的主要特点是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来管理体育,依靠计划的手段来为体育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举国体制"具有整合各级行政资源,为体育事业的发展获得必要的行政支持,利用国家的财政资源为体育事业的发展获得必要的资金等功能.从21世纪中国体育的任务与发展趋势来看,"举国体制"仍然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对于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在于,在保持这一体制的巨大优势前提下,如何通过改革来使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阐述新世纪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内涵、构建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旨在以协同发展的方式促进国民体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断拓宽,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生硬、单一、死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早已不适应现在的课堂,建立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成为每个教师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农民素质的内涵及新型农民基本素质的要求,论述了提高农民素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提出了培育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的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