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3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装有三级斜切式径向旋流器的中心分级燃烧室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和控制变量的方法分别进行了值班级第一级旋流器斜切孔角度、值班级第二级旋流器叶片安装角和主燃级旋流器旋流孔角度对中心分级燃烧室热态流场影响的仿真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值班级第一级旋流器斜切孔和值班级第二级旋流器叶片安装角角度分别为25°和30°~45°,主燃级旋流器旋流孔角度为45°~60°时,中心回流区的形状最好,中心分级燃烧室热态流场的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在选煤工艺上存在着分选效率低、功耗大、磨损快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对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选煤研究,以提高效率,创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工艺在龙煤集团富强选煤厂技术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情况,阐述了流程特点,对比技改前后的主要技术指标,与改造前的跳汰—粗精煤重介精选工艺和跳汰—中煤重介再选工艺相比,富强选煤厂采用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工艺的数量效率提高了7个百分点,精煤产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以上,而且产品质量稳定,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4.
陈伟  李基仁 《科技风》2011,(3):200-201,221
本文对选矿分级设备水力旋流器的分离原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对矿浆在旋流器内的6种运动形式,流场理论一一作了介绍分析,并对影响分级效果的水力旋流器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两方面的单元参数设计与主要生产的工艺技术指标作了陈述,最后对两者之间的影响因素作了必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水力旋流器已广泛应用于黑色金属矿山、有色金属矿山的选矿工艺中.本文简单介绍了水力旋流器的构造、工作原理、操作维护及其它方面的事项.  相似文献   
6.
在重介质旋流器选煤过程中,需要经常不断的对选煤工艺参数进行检测和调整,保证产品质量和数量的稳定,并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进行。尤其是对重介质悬浮液的密度和流变特性的检测和调整更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产品的灰分和回收率。在操作过程中,单靠人工操作是很不够的,必须利用自动化仪表进行自动检测和自动调整,实现选煤自动化。  相似文献   
7.
赵各庄洗煤厂在全重介改造工程投产后吨煤介耗曾一度达到6.9kg,严重影响了洗煤生产稳定性与连续性。针对这个难题,洗煤厂采取了一系列改造措施,最终将介质损耗降到了2公斤/吨以下,既有效降低了洗煤成本,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8.
《滨州学院学报》2020,(4):15-20
针对燃气轮机中心分级燃烧室,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燃烧室长径比、受限比、预燃级旋流器旋向及主燃级叶片数目对回流区冷态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烧室长径比H由2.14提高至3.43时,回流区长度增加23.2%,长径比继续增加时,回流区长度基本保持不变;燃烧室受限比I由1.66提高至3.75时,随着受限比增大,燃烧室回流区长度、宽度均是先增加后减小,在临界受限比I=2.60时最大;预燃级旋流器第一、二级相同旋向较相反时,回流区宽度和长度分别增加1.6%、6.7%,预燃级旋流器旋向组合对回流区的影响不显著;主燃级叶片数目由24增加至40时,回流区宽度增长不明显,始终处于0.050~0.052m,长度增长显著,涨幅为22.7%。该结果可为燃气轮机中心分级燃烧室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粗煤泥回收流程有很多种,如传统的脱水筛-斗子捞坑粗煤泥回收流程、斗子捞坑-双层脱水筛粗煤泥回收流程、脱水筛-离心机粗煤泥回收流程。本文通过对水力旋流器及高筛的介绍,证实水力旋流器及高频筛工艺回收粗煤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阐述了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工艺参数自动测控系统的循环介质密度自动调节系统、介质黏度自动控制系统、旋流器入口压力自动调节系统、媒介桶液位测量显示和低液位报警系统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