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5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模糊词语用十分广泛,古代汉语中也是如此,本仅就古代汉语中具有模糊意义的词语如概数词,副词,代词等的运用作一点初浅的探讨,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主观因素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历史学淡薄量化观念的原因,指出历史上的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等未能区别好数词、量词、数词词组、数量词组;实数、概数、虚数;总体量、具体量、矢量的表意与使用方法的不同,错误地使用了有关词汇表示数量关系,造成表示的数量不准确。此外,这些专门家未能或无法深入实际调查统计,也是造成记数不实之因。  相似文献   
3.
概数的性质及语义解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重要语法著作关于概数的论述的基础上,对概数的性质、表示概数的主要方法及其语义解释和概数表示指定区间中不同数的概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儒林外史》是以当时的普遍话口语之一的下江官话为基础写成的,因而收入了江南的一些方言,作为语言学资料,其价值无疑是很高的,本文对《儒林外史》中的“把”字结构进行研究,着重探讨了其表示概数的用法,作为介的用法和兼语式的用法。  相似文献   
5.
王桂龙 《现代语文》2007,(10):126-127
称数法中概数表示法的运用,是语言生动活泼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语言表述准确性的要求.聊斋俚曲是明清山东方言研究的重要资料,它产生于近代汉语后期,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重要时期.本文想通过对俚曲中概数表示法的考察,窥见其向现代汉语过渡的轨迹.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中我们学习了many,much,any,some,a large number of,scores of,dozens of,hundreds of,thousands of等表示数量的概数。这些概数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用来修饰可数名词,有的可以限定不可数名词,有的两皆可用。  相似文献   
7.
叶小红 《时代教育》2012,(14):14-15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古代汉语更是以其凝练和一词多解释,一字多用、一字对译文而著称。就文言文中的虚数与概数而言,也是灵活多变的,甚至有时候会让人匪夷所思。弄通文言文里的虚数与概数,对我们研究古代文化和古代科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虚数古汉语里的不真实的数据,大多具有夸张的色彩,带着修辞的韵味,是为了使文字更有文采而用的夸张手法。而概数是大概的数据,更接近实际的数据,是大概数。有时候也采用只表述出整数省略零数。  相似文献   
8.
使用数字诸方法刘玉广【北京】写作,就要和数字打交道。数字运用得巧妙,可以省略很多文字,不仅能深刻表达中心,让读者迅捷、准确地得到可靠的信息和知识,而且会使文章增加力度。相反,对本身繁冗、枯燥、单调的数字运用得不好,或太多、太滥,就会把读者引进数字的迷...  相似文献   
9.
1996年6月1日起实施的最新《标点符号用法》规定:“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然而在运用过程中,顿号误用的现象还是经常发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概数之间的误用。如:“为什么还要等一、二年才正式宣布收回澳门  相似文献   
10.
"广数"论略     
汉语中,数字的运用富于民族特色,反映了华夏民族的传统宇宙观、美学观和民俗观。汉语的数词,有时表示概数概数中,有的重在表示范围之广泛。所谓广数,即指用来表示广泛意思的数字。本文提出广数这一概念,并且从不同侧面描写和讨论表示广数的四和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