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月20日,欧佩克刚刚宣布减产计划,试图阻止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下跌的趋势。几天后,美、日、印、韩四国能源部长汇集北京,与中国国家发改委官员召开“能源消费国大会”,寻求稳定国际油价的各种途径,并与欧佩克争夺国际石油市场的话语权。其实,这样的大会并不是第一次,引人注目的是这个会议在中国人经历了第一波国际市场高油价之后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2.
《青年记者》2020,(10):60-62
简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对中国经济的伤害已经显露出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疫情引发的第一场全球“龙卷风”是石油大战,之后,美国股市多次熔断,全球经济面临严峻考验。疫情扰乱了市场需求和供应链,但激活了“线上”和“无人”的刚需,危机中也蕴藏着变革的契机。这组策划包含《全球经济熔断时刻》《金融市场,恐慌以及恐慌之后》《危中有机:疫情时期的数字化生存》《变革下的中国物流业》《欧佩克之冬:油价战争与“长熊市”风险》等文章。  相似文献   
3.
美元贬值不太可能像很多人所预想的那样能够大幅减少进口商品的数量。在美国所购买国外商品的花费中,大约有四分之一用于购买石油。而石油是以美元计价的。因此,如果美元迅速贬值的话,欧佩克产油国的收入就会大幅减少。为了应付这种情况,欧佩克的选择就是提高价格。我们还有另外四分之一的花费用于购买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商品;由于这些东西——电脑、机械工具、电视机和玩具等等——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必不可少,所以即使价格提高.我们还是会继续购买。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周刊》2006,(38):10-10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中的6个成员国,其中包括产油大户沙特阿拉伯,10月8日率先宣布日减产100万桶,削减总量为欧佩克9月份产量的3.4%。目前欧佩克11个成员国的日产量约为2800万桶。欧佩克决定减产,这是自2004年4月以来的首次。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电脑》2007,(1):36-37
欧佩克”(OPEC)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它是一个自愿结成的政府间组织,对其成员国的石油政策进行协调、统一,旨在通过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价格波动,确保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的稳定,保证各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并为石油消费国提供足够、经济、长期的石油供应。欧佩克是1960年9月14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成立的,创始成员国有5个,它们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1962年11月6日,欧佩克在联合国秘书处备案,成为正式的国际组织。目前,欧佩克共有11个成员国(括号内为加入欧佩克的时间),它们是:阿尔及…  相似文献   
6.
二战结束以后,中东北非阿拉伯国家建立了主权国家。然而现代化对这些国家构成了严峻挑战。西方则利用其国内政治发展问题,借机打击和削弱欧佩克,寻求能源来源多元化。近年来,里海和西非等地大规模发现油气资源,挤占了OPEC的市场份额,从而世界市场减轻了对中东石油的依赖,OPEC的地位进一步受到削弱,同时能源进口国对能源争夺越发激烈,这必将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时国际油价和欧佩克产量的结构性突变检验,本文分三时期建立了国际油价与欧佩克产量的误差修正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比不同时期欧佩克产量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力.结果表明,Ⅲ期国际油价对欧佩克产量冲击的反应期较Ⅱ期提前,国际油价预测均方误差中欧佩克产量贡献率与Ⅰ期接近.表明欧佩克产量对国际油价的短期影响力在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8.
信息     
关键词:增长率未来5年或更久,中国的经济增速必然会低于消费增速。作为中国财政刺激方案特色的大规模但不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和新生产设施投资,将无法改变这一事实。世界需要做好准备:在10年  相似文献   
9.
欧佩克”(0PEC)即石油输出国组织。它是一个自愿结成的政府间组织,对其成员国的石油政策进行协调、统一。欧佩克旨在通过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价格波动,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油价不断飚升。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之后.油价开始摆脱欧佩克组织所设定的22—28美元/桶的“价格带”范围。2003年。国际油价运行区间是25—35美元/桶。2004年升至35-45美元/桶。2005年进一步升至45—65美元/桶:2006年油价又突破了75美元/桶,预计今后依然高位运行。油价的攀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