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8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61篇
教育   15281篇
科学研究   3349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647篇
综合类   515篇
文化理论   62篇
信息传播   449篇
  2024年   630篇
  2023年   1760篇
  2022年   669篇
  2021年   562篇
  2020年   455篇
  2019年   315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298篇
  2015年   690篇
  2014年   1343篇
  2013年   1058篇
  2012年   1196篇
  2011年   1332篇
  2010年   1201篇
  2009年   931篇
  2008年   1119篇
  2007年   1027篇
  2006年   794篇
  2005年   796篇
  2004年   908篇
  2003年   959篇
  2002年   494篇
  2001年   338篇
  2000年   372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阶段,英语教师应该研究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研究课程标准提出的单元整体教学的可行性,并以此为基础,实行英语绘本的融合教学,从而借助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英语绘本的融合教学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综合发展学生的素质,使其建构单元知识结构,形成英语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学习,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细致、具体和全面。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立足于深度学习的视野,尝试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引导学生尝试从宏观的角度展开数学课程学习,在多元化的单元学习活动中主动地建构知识内容,尝试利用自身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并将这些知识迁移应用于新的情境,整体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如此,学生能够得到更为深远的发展,教师也能够引导他们展开深度学习,以此达成学科核心素养有效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4.
学习活动是学生亲历学习过程的基本途径。单元学习活动能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经历。单元学习活动的设计要遵循活动性、主动性、体验性和整体性原则。同时,学习活动要在学生学习最薄弱处设计,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精心设计单元学习活动能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探索实践中获得新知、习得方法、发展能力、提升文化修养,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台阶试验质疑   总被引:62,自引:1,他引:61  
台阶试验是一项由BROHA建立的用以评价机体对强体力负荷的适应能力和身体机能的恢复能力的运动负荷试验,研究表明:台阶试验指数与运动耐力和最大耗氧量之间无高度相关,因此,不能对心血管系统功能作出准确评价;台阶试验指数只能够对受试者的状况作出好与不好的评价,而不能作出精确评价;台阶试验指数不能有效反映以最大耗氧量、最大心输出量为代表的心脏功能增龄性变化规律及其性别差异。鉴于以上原因,台阶试验作为心血管系统功能评价的运动负荷试验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图象在物理实验探究和问题解决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伏安法测量电热毯电阻的实验案例,介绍了利用Excel绘制函数图象,分析实验,检验假设以及进行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7.
8.
体育技术的教学,是以身体素质为基础,运动能力和大脑思维为主导的复杂过程.应该遵循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采取因势利导的原则,运用体育测量的科学性和体育评价的方法指导体育技术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一、复习内容:浙江省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比和比例》单元复习(一)  相似文献   
10.
张翼 《四川教育》2006,(11):36-37
[编辑提示] 《囚歌》以及类似课文,在各种版本语文教材中都有一定的分量,它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但是,如何进行这类课文的教学,很多教师都感到迷惑。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年代久远,孩子的阅历,情感与文本有很大的距离;二是很容易上成历史课,思想品德课。我们在这里推荐两份教学预案,它们或多或少地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品读”一案,确定以朗读练习为主线,通过朗读指导,和学生一起走近作者、走近诗歌,缩短时代距离;“运用”一案,确定的以资料查找为主线,通过资料的选择与应用,理解课文内容,融入诗歌情感。这两个方案,既能解决思想教育的问题,同时又不失课堂的语文味,因为朗读、信息搜集都是语文课的重要学习方法。当然,我们可以融合这两种预案,也可以创新更新的方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