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1756篇
科学研究   743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59篇
综合类   94篇
文化理论   50篇
信息传播   159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240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276篇
  2014年   509篇
  2013年   336篇
  2012年   381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小朱 《新体育》2004,(5):24-25
古老的欧洲战场上,一位通讯兵骑着战马,用手中的呛和剑杀出重围。他游过河流,徒步跑过森林和高山,把前线的战报送回祖国。几百年后,顾拜旦把这段经历演变成一项运动,并在1912年将其带入奥运会。今天,在遥远的中国,有一群年轻人正在从事着这项运动。  相似文献   
3.
明代无锡人华珵采用铜活字印陆游《渭南文集》这一说法影响较广,作者根据对南京图书馆藏《渭南文集》原本的研究,推翻了上述说法,并对鉴别木活字和铜活字的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20世纪20年代苏俄政府在华策略经历了一个从联合吴佩孚到促使吴与孙中山联合再到联合孙中山的过程。这种策略客观上促进了以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标志的中国北方工人运动发展的高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内政治形势的判断及其活动。  相似文献   
5.
《新闻天地》2002,(10):15-15
有关涉台新闻报道中的遣词用字是上级领导部门和新闻单位都十分重视的,不容出现纰漏。现将发现的几种情况列出,以供参考。 1、两岸交流日渐活跃,有关经贸人士接受采访时,常口误称台湾为"WTO成员国",或"APEC成员国",有的采编  相似文献   
6.
外国媒体的涉华报道 ,既折射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 ,又为中国政府的对外关系决策提供参照。鉴于此 ,本文作者跟踪分析了近期美、俄、日、德权威报纸的涉华报道。其共同点是 ,四国的涉华报道均从各自的国家利益出发来报道和评价中国及其与中国的关系 ;不同的是 ,各国报道又明显地带有各自的特点或倾向性———美国的冷战思维 ,日本的防范心理 ,俄罗斯民族骨子里的大国沙文主义的傲慢态度  相似文献   
7.
董枫 《视听纵横》2003,24(6):83-84
舆论监督是关系舆论导向的大问题。现阶段,舆论监督有着广阔的社会需求和影响力。但搞好舆论监督并非易事,如何把握好社会舆情到舆论监督的转化,提高舆论监督水平,值得新闻工作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8.
9.
构建科学有效的舆论引导体系,需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为海南发展凝聚广泛共识,党委政府应发挥主流媒体、自媒体各自优势,在舆论场上用好权威的官方语言、专业的媒体语言和灵活的自媒体语言,讲好自贸港故事,牢牢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相似文献   
10.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情反转对社会安定和政府公信力带来极大挑战。以社交媒体为依托,信息交互已成为影响舆情走向和公众情感的重要因素。信息交互视角下舆情反转治理的有效性研究,为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下的舆情治理和控制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本文通过构建信息交互视角下的演化模型SFEnInR,模拟不知情人群S、持有观点i的意见发表者Ii、持有观点i的潜在意见发表者Ei、持有观望态度的关注者F和对事件不感兴趣者R在社会网络中的竞争演化,并分析不同态度情景下系统演化特征以及解决策略及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把握公告发布时机,可有效影响网民观点的演化;提高信息透明度,客观报道,可加快网民回归理性状态;贯通舆论体系,积极引导,可有效减少极端化、激进化的舆论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