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篇
教育   88篇
科学研究   20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一、和谐思想品德生态课堂的基本内涵首先来看和谐的基本定义,所谓和谐就是在系统之中或者系统与系统之间,多种事物由于机制的科学性而显示出的内在和外在的统一协调性。所谓和谐思想品德课堂,就是坚持以人  相似文献   
2.
孔子教育观中“有教无类”、“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一以贯之”、“笃行”、“知人”、“长善救失”等都包含素质教育的因素。孔子教育思想为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进程提供了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综述教师专业发展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围绕"工具性""主体性""生态性""有效性"的教师专业发展观展开分析探讨,可以发现当今国外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新趋势主要聚焦于"有效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题。国外的研究不仅有了比较成熟的、可以借鉴的概念,而且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概念框架及相应的实证研究。这对我国更好地开展教师培训,制定更加符合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以及我国刚刚起步的"有效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人的自然、社会、文化和精神多重存在的生态结构,成就了人与自然、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多重存在关系。在生态系统结构中,这种关系是趋向自由的。文艺生态审美在这多重自由关系中呈现着人的生态化的生命自由体验。在生态自由体验中的人类,能够从本质上认识自然,体认自然,能够真正地从生态意义上去体验人的生态性存在。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依法行政”的思想,这一思想针对我国行政系统的现状强调了法治的作用。然而,对这一思想的理解应是多面的,在强调法律对行政权力制约的同时,还应看法律对行政权力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6.
生态生产力作为当前一种新的生产力表述,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新的研究热点。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从马克思经典生产力理论中汲取养料,研究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与生态生产力的契合处。这种契合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以“需要理论”对生产力发展进行了生态限制;二是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概念本质上就是生态生产力的一种形式;三是马克思科学技术生态化思想隐含着生态生产力的特征;四是马克思的物质循环理论展现着生态生产力的运行机制。总体来说,进行这种研究不仅能够使我们对生态生产力的内涵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而且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马克思生产力学说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传媒绿水青山是什么?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首次提出"绿水青山"概念,2013年再次强调了这个概念。从此以后,这个概念就被应用到了经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中国的传媒绿水青山概念也就是2013年以后在阐述传媒生态、传媒二重性理论以及传播媒介生命体时借用的一个形象化的概念。生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共区分为生命的"产生"、生命的"存长"和生命的"消存"三个阶段。生命的"产生"是生命个体的形成并以其物质体的形态成为地球上生命群体中的一员;生命的"存长"是指生命个体的存在和成长;生命的"消存"是根据物质不灭定律的要求,生命个体消亡后的存在模式。人类生命体系不仅具有一般生物体的生命特征,而且在其生命体系中所体现的有机生命和无机生命尤为突出。所谓"生命"群可区分为有机生命群和无机生命群两大类就是根据人类生命体系特征得出的结论。人工智能机是人将其"智能"外化在"机器"上以后"机器"才能够成为智能机,其智能不是机器的本能,而是由人外化给机器的。人工智能机所展现出来的智慧是人的智慧,机器本身是没有智慧的。机器人永远是机器,它永远都不会成为人;机器人代替人从事某种工作是人"教给"机器人去做的,绝对不会相反。传媒生命是人类本体生命体的外化,它属于人类无机生命体。这种人类无机生命体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它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对传播工具的使用,人类智慧通过人类本体生命体逐渐外化到传播工具上,这时,一方面是人类无机生命体的形成,另一方面是体现人类无机生命体功能力的人工智慧传播工具也逐渐成为人类传播重要工具。传媒生态是传媒个体、传媒整体同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传媒状态。传媒生态决定传播媒介的生命,决定传播媒介的机构,决定传播媒介的未来。因此,传播媒介的发展必须通过科学的传媒生态战略实施融合,进而改革或改变传统的传媒管理模式,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特质的传媒生态管理模式。传播媒介的发展必须从单体性的封闭型转向生态性的开放型,必须从传媒技术性生态位转向传媒市场性生态位;必须从单体性的"独轮"生态运营模式转向开放性的"多轮"生态运营模式。传播媒介的发展必须从单体性传媒思维转向生态性传媒思维。在信息社会,特别是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是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而且朝着深层次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是人们之间的相互接触越来越少。那么,怎样理解人们之间的这种交往呢?回答是:传媒绿水青山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8.
浅谈建筑设计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生活在都市里的人都渴望回归自然,希望更多地与大自然接触,但住宅建筑仅有绿色还不能说起具有生态性,住宅的生态型是以绿色为基础涵盖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理念。  相似文献   
9.
生态性教育是高等教育乃至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阐述了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性教育内涵的基础上,以图书馆为突破口对生态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的素质和功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有着直接的影响,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体系的生态性建构过程中,教师要整合其他教育课程与各类教育资源,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要培养教师的生态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提升教育主体的人生价值,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