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3篇
科学研究   5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除供给生物体的生理需要之外 ,它还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很好环境 ,特别是水的一些特殊性质对调节周围环境及海里的水生动物的冬季生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将科研成果中具有教学可行性的内容引入到本科实验教学中,设计了一个用溶液浸渍的方法制备氢化蓖麻油超疏水涂层的教学实验。通过对超疏水涂层的设计、制备和表征,让学生掌握超疏水表面形成的原理,学习了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光学接触角仪等仪器原理和操作方法。该实验操作简单,实验结果可视,涉及晶体学、表面科学、材料科学等知识。  相似文献   
3.
超疏水性纳米界面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制备并研究了几种超疏水性纳米界面材料,具体包括(1)以多孔氧化铝为模板,通过一种新的模板挤压法制备了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该纤维表面在没有任何低表面能物质修饰时即具有超疏水性,与水的接触角可高达173.8°.(2)利用亲水性聚合物聚乙烯醇制备了具有超疏水性的表面,打破了传统上只有利用疏水材料才能得到超疏水性表面的局限性,扩大了制备材料的应用范围.研究表明,这种特殊的现象是由于聚乙烯醇分子在纳米结构表面发生重排,使得疏水基团向外,分子间氢键向内,从而导致整个体系的表面能降低引起的.(3)将聚丙烯腈纳米纤维通过典型的热解过程,得到了具有类石墨结构的纳米结构碳膜,该膜表面在广泛pH值范围内都具有超疏水的特征,在基因传输、无损失液体输送、微流体等方面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4)利用喷涂-干燥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同时具有超疏水及超亲油性的油水分离网膜.研究表明,网膜表面特殊的微米与纳米尺寸相结合的粗糙结构导致这种特殊的性质,该网膜具有很高的油水分离效率,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选取超疏水材料作为实验对象,设计了超疏水功能海绵油水分离性能的研究型综合实验。该实验包括超疏水功能海绵材料的制备、材料物化特性表征和材料油水分离测试等环节。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自主学习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并逐步掌握实验研究的知识、方法和规律。实践表明,研究型综合实验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分析总结的能力,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张烨  许宝奎 《科技风》2015,(4):96+117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在低温40℃下制备锐钛矿型Ti O2溶胶并将其整理到棉织物上,再加以十二氟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DFTMS)水解液对其进行后续修饰,制得的棉织物具备良好的紫外线防护功能和超疏水性能。  相似文献   
6.
《商洛学院学报》2015,(2):28-32
以疏水型SiO2气凝胶为吸附剂,研究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考查了pH、吸附时间、气凝胶用量对Cr(Ⅵ)吸附率的影响,探索了吸附Cr(Ⅵ)的动力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pH=2、气凝胶的量m=0.4 g、反应时间t=75 min时,疏水型SiO2气凝胶对Cr(VI)的去除率较高;疏水型SiO2气凝胶对Cr(Ⅵ)吸附行为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使用乙醇作为脱附剂,脱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给水回热系统是电厂热力系统的核心,它的连接布置方式和运行状况的优劣对机组热经济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经济角度而言,设备的效率以及系统的整体完善程度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因此,有必要结合国内外同类型机组的改造经验,对热力系统的参数、结构等方面进行优化,进一步完善机组的热力系统,对提高装置热经济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回热系统低加疏水冷却的不同布置位置进行计算和比较,选择最优的布置位置,以提高机组热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芘激基缔合物荧光探针技术研究了苯乙烯聚合反应过程.芘单体与激基缔合物荧光强度的比值(Im/Ie) 随着苯乙烯聚合反应的进行而增加.Im/Ie 的变化可以归因于聚合体系反应过程中探针微环境粘度的增加.由此获得了Im/Ie 的变化速率与聚合反应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芘探针荧光强度比值Im/Ie 可以用于监测苯乙烯聚合反应进程.  相似文献   
9.
10.
含氮有机化合物疏水常数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采用McRea的理论和London的分散式,结合疏水常数的理论公式,运用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146个含氮有机化合物体系,通过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关联得一含有三个参数的方程(N=146,S=0.36,F=404.5,R=0.95)。研究发现该类分子的疏水常数与分子的电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但是分子体积的影响也不能忽略。最后对影响含氮有机分子疏水常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