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2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广益 《今日科苑》2011,(17):112-117
<正> TD-SCDMA是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技术标准,是我国的自主品牌,是我国电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重大突破。与欧洲的WCDMA(Wideband CDMA,宽带码分多址),美国的CDMA2000标准并称为国际3大主流3G标准。工业和信息化部李毅中部长接受媒体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在TD-SCDMA网络中,基站GPS同步失效的几种故障,并对其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具体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3.
多用户检测主要应用于CDMA接收机设计中以消除多址干扰(MAI)。盲自适应多用户检测不需要训练序列,只需要知道期望用户的特征波形。LSCMA是一种常用的恒模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的优点。论文将LSCMA应用于DS—CDMA系统中,对期望用户的信号进行检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在宽带码分多址系统室内分布设计中,导频污染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导频问题的存在容易造成频繁切换,导致掉话,影响网络性能和网络质量.文章首先分析导频污染产生的具体原因,根据实际情况再给出导频污染的解决方法,优化宽带码分多址网络中出现的导频污染或者覆盖空洞.  相似文献   
5.
郑耀添 《中国科技信息》2005,17(14):74-74,73
扩频码分多址(CDMA)具有大容量、抗衰落、软切换、低功耗等一系列优良的性能特点,近几年在移动通信领域中发展很快。本文首先阐述了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FPGA的同步电路设计问题,最后,本文重点阐述了基于FPGA的CDMA扩频通信系统的同步电路设计过程,分析了同步系统在MAXplusll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给出了CDMA系统和CDMA多用户检测的一般模型,并列出了目前CDMA多用户检测的几种解决方案及其性能的比较,提出了CDMA多用户检测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方面。  相似文献   
7.
围绕OCDMA系统的重要地址码类型——光素数地址码的结构模型,根据有限Galois域上的线性全等理论,系统分析了基本素数码、扩展素数码、修正素数码的互相关特性,指出码字中“1”位的重叠区域.具体给出基本素数码最大互相关为2、扩展素数码和修正素数码最大互相关为1的数学证明,并给出完整的的素数码相关性分析过程.在此基础上,计算基本素数码和扩展素数码的信号干扰比以及多址干扰误码率,并比较基于不同素数码的OCDMA系统的误码性能,给出定量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传统的免疫算法,提出了一种多种群并行遗传交叉免疫的多用户检测器,其在加快收敛速度的同时避免了因近亲繁殖容易造成早熟收敛的缺陷.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检测器在误码率方面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人类对更高质量无线通信的需求推动了CDMA技术的出现.CDMA是按照码型结构的差别来分割信号的.在CDMA系统中,用户数的增加相当于背景噪声的增加.在保持高质量通话的同时,CDMA可以容纳更多的用户,CDMA手机的用户每次通话时,系统编码有4.4万亿种可能的排列,具有天然的保密性,其消息在空中信道上被截获的概率几乎为零.CDMA技术的标准化,推进了这项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单树民  高薇  李峰 《大众科技》2007,(11):58-59
在MAX plusⅡ平台上采用图形设计和硬件描述语言设计方式,设计了CDMA同步实验系统的电路.编译仿真后下载到一片FPGA芯片上,形成在线可编程嵌入式系统.整个电路集成在一片FPGA芯片上,不仅集成度高、功耗小、可靠性好、调试维护方便,而且形成了实验系统的技术内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