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0篇
教育   495篇
科学研究   101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126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7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中外文化交流》2008,(9):91-91
传承中国古老手工技艺的中国结,不仅展现了雍容华贵的古典之美,更象征吉祥、如意、福气、长寿、平安等多重意涵。除主要结体千变万化的组合外,一个漂亮的中国结往往需要体面的穗子搭配,才能达到画龙点睛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2.
念楼的竹额     
钟叔河 《寻根》2001,(5):78-79
“念楼”一字为知堂老人一九六六年所书,刻竹容园叶瑜荪也。植物中我最喜欢的是竹子。少时寄居山村,住北屋中,丈外便是后山的竹林。从窗户中望去,虽不见全景,但几枝数竿,无论在什么光线下,都要比画图中的好看得多。湘北皋、季严寒“雪落竹子驼”.枝梢上的  相似文献   
3.
柳明 《钓鱼》2005,(12):42-42
在渔具店中,你能够买到各种人工材质制成的富有特性的钓竿,有的是用硼,有的是用石墨,有的是用玻璃纤维,还有则是采用了合成物质。竿子的长短不一,使用时的手感也不完全相同。有些钓竿韧性非常好,要想折断几乎是一件难以做到的事情。有些钓竿灵敏性优异,哪怕有昆虫停在上面你也能轻而易举地察觉。有些钓竿则是价格昂贵,你只能远远地望着轻声叹息而已。  相似文献   
4.
郑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因得罪显官豪门而被罢官。擅画兰竹,“扬州八怪”之一。他的题画竹诗与竹画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在讲话中多次引用其题画竹诗中“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枝一叶总关情”等名句,使郑板桥的题画竹诗更显示出鉴赏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收藏》2006,(10):191-191
鸿运斋历经半年的研究,创意制作成功中国第一套红木镶竹丝嵌玉家具。其特点是线条简洁舒朗,材质珍贵稀有,工艺空前绝后,视觉典雅富贵,品位高价格低。所以在今年5月18日至21日于深圳举办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期间,征服了广东的客户,获得各方一致认同。  相似文献   
6.
马来甜龙竹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马来甜龙竹继代苗组织培养技术的初步研究,选择出马来甜龙竹再生体系的最佳MS培养基是MS+1.5mg/l6-BA+0.5mg/lKT,提出在贵州大力发展马来甜龙竹组培事业是实现绿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好途径。  相似文献   
7.
一本全面描述中国竹文化的专著《绿竹神气》,10月23日在第五届中国竹文化节上首发。《绿竹神气》全面系统地收集了我国自上古先秦至清朝历代文人写竹的上万首诗词文赋和大量珍贵历史文献中有关竹的记载,充分展现了中华竹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迄今我国惟一系统全面描述中  相似文献   
8.
调整我国纸业原料结构,大力发展竹浆以取代木浆造纸,既是解决我国纸业供需矛盾,弥补我国目前中、高档纸浆巨大缺口的有效途径,也是保护生态,增加农民收入的新举措。因此,实施竹、浆、纸一体化产业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遥远的船娘     
余显斌 《陕西教育》2005,(10):41-41
棹一叶舟,泊于汪汪一碧的水湄旁。有客人上船,坐定则叫一声道:“客人坐稳哟,船可要走了。”声音鲜鲜的,嫩嫩的,水黄瓜一样。竹篙一点一弯,身子一弓一翘,小船儿悠悠,荡一水柔,荡一河风,飘向远方,飘向青山绿水深处。船儿已经飘远,山歌仍在河面摇曳。人儿已经消失,笑声仍在小镇上空缭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